2)第三百二十章 真是活见鬼了(求月票!)_变身古典女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文化差异有关系。

  不过正因为这样,沈武寰才会选择让这首曲子再次出现在这样的场合。

  外国人喜欢,那么自然我们也要相应的朝着这个方向去发展,目的并非是为了哄外国人开心,只不过是单纯的要赚外国人的钱而已。

  当然,这样的说法多少有些俗套,完全的商业化也是艺术家们极度厌恶的现象,但当民乐连基本的经济效益都无法保证的时候,还不作出改变,大家还是一起饿死吧!

  跟别说在原来的世界,最早在国外崭露头角的民族乐器之一便是二胡。

  就连当初郎朗在欧洲表演拉三的时候,BBC的主持人还特意来嘲讽:“你一个中国人为什么不拉二胡,反而来弹钢琴,还弹这么高难度的曲子?”

  即便二胡在这个时候出现在一句充满了嘲讽意味的话语中,但仍然足以证明他的知名度打开了。

  当音乐声响起之时,钢琴的旋律便呈现极其欢快的伴奏段落,以阶梯式极进,呈现出一种从远处奔跑而来的态势。

  二胡《赛马》的进程同时启动。

  此时的乐曲就像是两只奔驰的骏马在不断角力。

  二胡婉转且极具辨识力度的音色在沈武寰的手中更是响度惊人,整体音色极其饱满。

  余杰成的钢琴虽及不上沈武寰那样夸张,但其本身也是一位专业的钢琴演奏家,这样简单的旋律还是手到擒来的,再加上沈武寰给他特化的演奏方式,整体表现也可圈可点。

  事实上,以二胡和三角钢琴的响度对比来说,二胡是万万无法跟三角钢琴来媲美的,但在特别的安排下,钢琴部分的触键经过调整,凸显出了二胡的声色。

  这是此曲的一大重点。

  骏马奔驰之际,两人你追我赶,钢琴虽然在模仿马蹄声上相较二胡来说是万万不及的,但在悦动的音符行进之中,强弱的变化也能够给人们带来很强的观感。

  当二胡的主题部不断发展之时,钢琴的触键也不断增强,连续不断的重击下,比赛的焦灼得以重现。

  可就在这时,二胡声却突然变的缠绵了起来。

  这里采用的同样是《战马奔腾》选段之中较为轻柔的一段,钢琴也随之缓落。

  在节选段落过后,钢琴连续快速的十六分音符轰炸来袭了,而二胡也用马蹄声回应着同样的段落,好像两匹马进行着最后的猛烈冲刺。

  当整个音乐进入到了最终时刻时,沈武寰那招牌式的马嘶声响彻整个音乐厅。

  顿时引起一片惊呼。

  一曲终了,部分民乐演奏者还没有反应过来这是什么玩意儿的时候,却见整个观众席的最后几排,几个外国记者突然站起来使劲的拍着手掌。

  同时口中大喊道:“Brava!”

  这些外国记者显然陷入了疯狂,而民乐演奏者们却有些不知所措,强烈的反差带给他们极其别扭的感觉。

  就连廖大师都是一头雾水,刚才这段四不像的曲子,到底是触发到了这些老外哪根神经了?

  竟然让他们这么激动?

  真是活见鬼了。

  请收藏:https://m.bi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