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二十一章 光靠我一个人,很难(求月票!)_变身古典女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其实道理很简单,外国人的审美观跟我们国人不同,这首曲子对于他们来说充满了异域风情,更重要的是那极具震撼的马嘶声也是他们生平仅见。

  会产生这种效果也是正常的。

  相反,国人,特别是这些固执的民乐演奏者们,现在是万万无法理解沈武寰的这种安排的。

  商业化并非完全是负面的东西,商业化的越成功,就越能抓住受众群体的喜好,这也是一种行业发展到极致必然会出现的现象。

  现在沈武寰肯定是不指望这些民乐演奏者们能够接受这种音乐的,但这个消息既然已经放了出去,只要外面有人喜欢,他们逼着也得往这方面靠拢。

  虽然在初期肯定要遭受一些非议,但作为改变的阵痛,是可以接受的。

  整个交流会在此刻落下了帷幕,同时宣告的是此间临时成立的民乐团将准备一首全新的民乐交响曲目。

  记者们争先恐后的向沈武寰提问,她则驾轻就熟的一一作答,看得周围民乐演奏家那真是一愣一愣的。

  说实话,和这些媒体打交道对于这些民间艺人来说还属于稀少的情况,一些演奏者被采访到的时候都显得格外拘谨,和普通市民几乎没什么区别。

  相对的西洋音乐人这边就要好很多了,这些青年音乐家多数都有上台表演和接受采访的经验,日常训练和身后的经纪人也多数都是采用的现代的商业模式。

  当所有的中方记者带着新消息满心欢喜的回去时,久侯多时的外方记者终于挤了上来。

  这是一位上了年纪的女性白人记者,身后跟着一位摄影师,沈武寰对她有些印象,她激动的询问着:“沈教授,您刚才的表演真是太让人意外了,刚才那件神器的乐器是什么?那马嘶声实在太逼真了!”

  沈武寰提起手中的二胡一边比划一边介绍道:“这件乐器叫做‘二胡’,有两根弦,方便理解的话,你可以叫它中式小提琴。”

  “中式小提琴吗?”记者兴奋的把话筒揣到兜里,然后捧起沈武寰手中的小提琴,试着拉了拉,但拉出来却都是些奇奇怪怪的音色,让她尴尬不已。

  沈武寰笑道:“这件乐器难度非常高,并不在小提琴之下,所以想拉好并不容易。”

  记者当然知道小提琴的难度有多高,在听到沈武寰这么说之后,马上面色好转了不少。

  既然这么难,那也就不能怪我了,嘿嘿。

  化解了尴尬,记者说道:“想不到沈教授不但钢琴、小提琴都是顶尖水平,连这么一门神器的乐器都能熟练演奏,真是太厉害了。”

  接着她话锋一转问道:“不过,您现在推行这种乐器,是否是打算将这件乐器推向世界呢?”

  嘿,就等你这句话呢。

  沈武寰微笑着道:“不不不,我并不是想把这件乐器推向世界,相反,在我的国家有着无

  请收藏:https://m.bi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