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九章 平西南之策_我真是大昏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耳朵,听着也猜测着。

  “……总的作战方针是:四面迭攻,渐次荡涤。各部不可冒险深入水西,务要屯兵险要,四面包围,逐步压缩,绝其资储,尤以食盐粮食为主……”

  秦良玉正思索着,却被朱燮元的话语所惊,有些吃惊地望向朱燮元。

  兵部竟然会下这样的命令,采取费时耗资,但却最是稳妥的作战计划。

  绝其资储,也就是要封锁水西与外界的通道。还强调了食盐,可谓是极为准确地了解贵州地区的情况。

  贵州的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造就了它独有的文化,不缺水,也不缺粮,可唯独缺少了一样赖于生存的东西,那就是盐。

  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竟然一颗盐都不出产,这也导致了当地的人民生活得十分艰苦。

  历史上的贵州人民因为缺盐,才发明了以酸代盐,以辣来代盐,从而逐渐形成了贵州人舌尖上的口味选择和饮食文化的传承。

  而黔省的食盐多是由四川流入,即所谓的“川盐入黔、山货入川”。

  为了不空跑,贵州背盐人通常是背着山货,翻山越岭到四川,把山货卖掉,再换成盐巴背回贵州。

  而更令秦良玉等人感到震惊的还在后面,朱燮元传达完兵部行文,并布署了各部驻防范围后,面色严正地挺身站起,郑重地取过圣旨,朗声道:“万岁有旨。”

  众将赶忙起身,单膝跪地,恭迎圣旨。

  “……自太祖开国,于归化各族皆一视同仁……然奢崇明、安邦彥丧心病狂,妄起刀兵,致生灵涂炭,其罪恶滔天,绝不宽恕……”

  “……附叛助逆之土目,若能幡然醒悟,朝廷既往不咎;若势穷而降,其地改土归流,土官罢黜问罪……”

  朱燮元朗声念着圣旨,心中也佩服少年皇帝的机谋智断。

  首先是宣布朝廷没有大规模改土归流之意,并警告那些暗中帮助奢崇明、安邦彥的土司赶紧收手,以免朝廷日后算账;

  其次是以强硬姿态表明朝廷不会接受奢崇明、安帮彥的投降,一定要彻底剿灭,斩杀二贼;

  最后则是对参与叛乱的土酋及水西四十八土目进行威胁利诱,助逆附逆者必除其官削其地,反正投诚者则会保留原来地位;

  朱燮元相信,此道圣旨公开晓谕后,平叛战争肯定会迎来新的变化,且将是好的转机。

  公开叛乱的是奢崇明、安邦彥,可还有不少暗中帮助他们的土司,使得平叛战争变得艰难。这与外界传闻,朝廷要改土归流有很大关系;

  再说水西内部,全境为十三则溪,下设四十八土目;每一则溪置一穆濯为笃,又以一慕魁镇之,犹汉代之封国。

  通俗点说,水西土司这个整体,是由很多类似于小部落的单位组成的。能合便能分,总有畏惧害怕,或是担心自己的地位不保的。

  就算是土目没有投诚之意,

  请收藏:https://m.bi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