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十九章 平西南之策_我真是大昏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此道圣旨公布,也会增加奢崇明、安邦彥的怀疑,怀疑手下有没有异心。

  所以,一方面示之以威,表示彻底剿灭的决心;一方面又分化瓦解,威逼利诱,增加叛军分裂的几率。

  朱燮元佩服皇帝的英明和智谋,却不知道朱由校所相信的“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这句话。

  宣完圣旨,众将起身,有的神情平静,有的稍显讶异,还有的甚是惊愕。

  朱燮元向北拱了拱手,说道:“万岁已拔调一半金花银支应平叛作战,又下旨拔调粮草物资。我等务要精诚协作,稳扎稳打,斩叛酋之首以报朝廷。”

  “末将等敢不竭诚效力,以报皇恩。”众将躬身施礼,齐声应喏。

  …………………

  改土归流虽然是大势所趋,但影响极大,需要充分的准备,且不能以快刀斩乱麻的简单方式进行。

  朱由校很明白这一点,但对水西,对奢崇明和安邦彥,却是一定要打垮剿灭。然后,水西地区还会有一些小土司存在,却不会再对朝廷构成威胁。

  以大分小,这有点历史上推恩令的意味,但又不尽相同。

  关键还是要抓住时机,以稳为主地进行推进,进行改革。

  打建奴要稳,平奢安之乱要稳,制服蒙古诸部也要稳,朱由校感觉自己快稳如老狗了。

  没办法,大明现在就是这样的形势,越急越要出事。

  奢安之乱打了十几年,好象将来还会有个姓沙的土司叛乱,在云南搞得天翻地覆的。

  “草民叩见万岁,万岁,万万岁!”

  “草民拜见皇后千岁,千岁,千千岁!”

  稍显稚嫩但却很整齐的声音打断了少年皇帝的思绪,面对着跪倒一地的儿童,朱由校露出了由衷的笑容。

  皇后张嫣笑着连连点头,转头对皇帝说道:“孩子们真可爱,不是嘛?快让他们起来吧!”

  朱由校颌首称是,朗声说道:“你们是我大明的未来,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作大明的栋梁之才。”

  “草民谢万岁隆恩。”孩子们事先都被教过基础礼仪,回答得甚是整齐。

  少英院,是皇帝亲自命名的,取少年英才之意,住着主要是北直隶招收的男女孤儿六七百人。

  正如朱由校所说,他们是大明的未来,是他亲自指定教材,准备从小培养的栋梁之才。

  为此,皇帝不惜将皇家西苑分成两半,盖房建屋,建起这座又是福利院,又是学校的少英院。

  从收养安置,到安排宫人照顾,再到教材编订等工作,这帮孩子有的已经在此住了两月有余。

  进来时的面黄肌瘦,到现在的干净整洁,吃饱穿暖,还是皇帝亲自收养,让很多懂事的孩子如同做梦一般。

  按照朱由校的指示,少英院也分为两部分,年龄在六岁以下的住在一起;按时授课的则是六岁至十岁的孩子。

  孩子们叩谢起身后,似乎少了一些畏怯。皇帝和皇后又令宫人分发糕点糖果,气氛便更显宽松。

  “这些小丫头,真是可爱呀!”张嫣在皇帝含笑颌首的鼓励下,走到了女孩子中间,摸摸头,捏捏脸,显得亲切又和蔼。

  觉察到裙裾有人拉动,张嫣转头去看,却是一个大眼睛的女娃,天真无邪地仰脸望着她。

  。

  请收藏:https://m.bi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