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一千五百四十 父亲,你,要造反吗?_东汉末年枭雄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建新学,老一辈儒家学究逐渐式微,渐渐没有人专攻于儒家学问。

  而蔡邕也能与时俱进,他自己年轻时学有余力,所以学了一些在当时的人们看来属于【旁门左道】的东西,音乐,天文地理等等。

  而这些在魏帝国也属于新学内容,很受追捧,在科举考试之中占有不低的份量,于是蔡邕成为少数能在旧时代和新时代都站稳脚跟的学术大师当中的一员。

  这也为他带来了崇高的地位和名望。

  他的去世对于这些与他相关的人们来说,不可谓不是一件沉痛的事情。

  不过眼下天气正在转热,虽然郭瑾特批了大量冰块,但是考虑到蔡邕遗体的问题,灵堂只设三天,三天之后,灵堂撤除,蔡邕的遗体将运回陈留老家入土为安。

  一应人等愿意送行的可以送行,也可以在此之后再前往蔡邕坟前进行祭奠,任由他们选择。

  为表孝心,皇后蔡婉将和自己的姐姐蔡琰一起,送蔡邕最后一程,从洛阳把蔡邕送到陈留老家,然后再返回洛阳。

  这一点,郭瑾也同意了。

  蔡邕出殡的那一天,天气晴朗,阳光普照。

  郭鹏站在洛阳城墙上,从高处凝望着蔡邕的出殡队伍缓缓离开洛阳城,一路往东而去。

  一个时代结束了。

  而属于他的时代,又会在什么时候结束呢?

  郭鹏长叹一声,为蔡邕送去最后的哀思。

  五月下旬,曹兰带着郭承志直接改道前往陈留祭拜蔡邕,然后和蔡婉一起返回洛阳。

  蔡琰很伤心,决定留在陈留老家多一些时候,多陪陪蔡邕,曹昂无奈,只好向郭瑾告假,在妻子身边陪伴她一段时间。

  除此之外,只有一个小插曲。

  蔡邕的葬礼正式结束之后,陪伴他数十年不离不弃的老仆在蔡邕坟前自尽。

  蔡家人感念他的忠心,遂把他的坟墓修在了蔡邕的坟墓旁边,让他在另一个世界也能继续侍奉蔡邕。

  蔡邕去世是大事,但是这件大事并不能阻碍魏帝国继续往前走。

  兴元三年六月初三,皇帝郭瑾向天下宣布,册封皇长子郭承志为皇太子,在奉天殿举办盛大的册封典礼,然后正式昭告天下,以郭承志为储君,定立国本。

  魏帝国第三代皇帝的人选已经确定,郭瑾作为皇帝的地位彻底稳固,再也没有任何可以阻碍他的人或事件出现,他可以顺畅的毫无阻碍的行使他的权力,治理他的帝国。

  六月十七,云州刺史田丰和交州刺史满宠联名上表,言蜀道大动脉最南段已经顺利与交州道路合并,两州官道交通彻底接通。

  蜀道大动脉工程历经十八年的漫长时间以后,终于宣告终结。

  郭瑾十分高兴,立刻下令为整个蜀道大动脉的负责官员、工匠和民夫庆贺,大方的打开国库和自己的内库,

  请收藏:https://m.bi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