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五十四章 破寇之策,如朕亲临_我为红楼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鸿胪寺一直在和日本国交涉,表示强烈的谴责和抗议,但这个弹丸小国此时正处在军阀割据,互相征伐的时期,遍地狼烟,哪里顾得上去管这些自立为王的浪人。

  国朝在江南东道驻军不多,正规军只有扬州大营的那两万兵士,临安府只有两千人的城防守军,之前海盐县被三千倭寇围攻,他们赶去支援时损失惨重,十不存三,连带城防使都战死了。

  下面的县、镇和村更惨,面对穷凶极恶,训练有素,动辄大几百,一两千的倭寇,他们可以说是毫无还手之力。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无奈之举,大梁的百万大军除了边关和岭南,剩下的都驻扎在京畿道内,拱卫神京城,比起以劫掠为主,不占城池的倭寇,关外的蒙金和岭南的土著覆国的可能性更大。

  朝廷现在是分身乏术,根本没有兵力去彻底剿除这些倭寇,而且他们也不是傻子,哪个府县的驻军少就往哪里钻,朝廷的大军一来就望风而逃,就像狗皮膏药,又像是除之不尽的野草。

  若不是七天前,海盐县县城被三千倭寇攻破,近四千名军民罹难,朝廷还不会管这件事,毕竟从上到下所有人都在紧盯着在关外集结重兵的蒙金。

  官员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却始终拿不出主意来,这是前朝,前前朝都头疼已久的问题,要是有解决之法,也不会拖到现在,一拖就是五六百年。

  “陛下,小臣有破敌之策。”

  一道响亮的声音在金銮殿中响起,大臣们纷纷寻声望去,只见贾瑜手持笏板,昂头挺胸,大步走至殿中央站定。

  景文帝很是意外,问道:“爱卿有何破敌之策?快快说来。”

  “陛下,倭寇肆虐沿海地区已有数百年,但凡朝廷大军抵达,他们必将望风而逃,龟缩不出,小臣认为难以将其一次尽数剿灭,可以加强海防,于近海建造瞭望台,一旦倭寇出现,可以燃起狼烟,通知百姓撤离,驻军和官府也可以早做准备,另外小臣手上有一阵法,名曰鸳鸯阵,十一人为一队,此阵变化万千,适应各种地形,进可攻,退可守,还有一兵器,名曰狼筅,以竹竿和铜铁制成,长一丈五,造价低廉,工艺简单,配以三眼火铳,三者相加,可以轻松克制倭寇所使用的长刀,依小臣之愚见,可以在各地招募民壮,组成新军,勤习阵法和兵器,并将此法推广至沿海各府县,鉴于对方行踪飘忽不定,还是以防守为主,也可以结合天时地利,引诱其主力上岸,断其海路,聚而歼之,小臣请命,至江南东道组建新军,抗击倭寇,若不能解我朝百姓饱受倭寇蹂躏之苦,小臣誓死不还京!”

  景文帝还没有说话,温御史就跳出来怒斥道:“汝既有如此良法,为何不早说?汝就如此坐视倭寇屠戮我天朝子民耶?汝安的

  请收藏:https://m.bi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