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零二章 又是一年(二)_我为红楼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和瑜儿说话,见他们兄友弟恭的模样,贾政心情瞬间就好了。

  贾瑜跪下来给贾政磕了一个头,贾政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喜钱,一张十两的银票,他知道贾瑜现在不差钱,所以给十两和给一万两区别不大,况且他囊中羞涩,也没有什么钱,只能给个十两,虽然有些拿不出手,但重在讨个吉利。

  贾宝玉院。

  贾珍的死,贾蓉的流放丝毫不影响袭人这些贴身大丫鬟,她们今天早上得了自己二爷、太太和老太太三处的赏,加起来共有十五两银子。

  她们这几个大丫鬟一个月一两银子的月钱,这相当于发了十五个月工资的年终奖,怎么不让她们喜气洋洋。

  像袭人这种外面有家的,纷纷把银子收好,准备请人捎回去或者自己亲自送回去。

  媚人和麝月一样,都是家生子,她的父母也都在荣国府里做事,她把银子收好,准备晚上拿给自己的父母,她们一家三个奴婢,数她的月钱最高。

  荣禧堂。

  贾瑜给贾母拜了年,贾母同样给了他十两银子的喜钱,笑道:“你如今不比以前,这十两银子在你眼里跟九牛一毛一样,不过你要省着点用,要想着你以后的子孙后代,不要和其他家那些败家的混账学。”

  昨天贾瑜说完那席话,贾母是很不满的,不过很快就想明白了,她死后必由宝玉她娘接替她的位置,有她在,这荣国府照样是宝玉的,那琮哥儿和环哥儿都只不过是宝玉的附庸,找个机会随便给些银钱让他们出府另过就是了。

  至于那兰哥儿更简单,瑜哥儿说他以后肯定是要高中做官的,只要他考中个举人,她就找些关系,把他安排到别的道府去做官,届时天高路院,万事缠身,怕是几年都回不来一次,还拿什么和宝玉争。

  这又不是多苛待那兰哥儿,到时候多给银子就是了,以自己那大孙媳妇的性子,绝对是不会争的。

  在大梁,考中举人就可以做官了,不过都是些小官,主要集中在县衙里,运气好的做个县丞和主簿,关系硬的能做个县令,关系再硬的,例如贾家这种,把官位提到一府的同知和通判也是简单的事。

  原着里连赖尚荣这种奴几辈的家生子,书都没有读过几本的垃圾货色,都能靠荣国府的关系外放混个县令当当。

  还有那贾化(雨村),不也是依靠贾政坐上了金陵府知府的高位。

  更别提贾兰是荣国府二房的嫡长孙了,只要贾母和贾政出手相助,只要他考中举人,外放去一些偏远的府做一个知府也不是不可能。

  贾瑜知道贾母最后的那句话肯定不是无的放失,应该是在影射哪个,十有**是指薛蟠那个大傻子,毕竟他败家的名声在都中可是广为流传,家喻户晓,是那种逛青楼都要抢着付钱的大好人。

  哪怕是一个陌生人,只要拍他

  请收藏:https://m.bi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