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七章 贤内助_回到明朝做塞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廷的军户田产都变成自己的私产,甚至还可以给你扣一顶妄改朝廷制度,私自控制军队,图谋不轨的帽子。

  要是真的摊上了这个罪名,怕是神仙也跑不了。虽然自己是皇子,老朱也很护犊子,但问题是老朱毕竟有一堆儿子,多自己一个不多,少自己一个不少。再想想历史上,唐玄宗杀三子的故事,朱楧就不寒而栗。都说虎毒不食子,可是唐玄宗为了权力,一天之内连杀了三个儿子,其中还有他的太子李瑛。

  其实唐玄宗早就想废掉太子李瑛了,但是前期有张九龄据理力争,李瑛才得以保全。张九龄罢相后,李瑛也就失去了唯一的一个能在皇帝跟前说上话的人的支持,终于在武惠妃和李林甫的夹击下败亡。

  一个堂堂的太子尚且如此,更何况是自己一个母亲和本人都不受宠的藩王。

  朱楧又想起了后来的王守仁和熊廷弼的例子。王守仁在江西剿匪很成功,后来又平定了宁王之乱,封新建伯,这当然离不开他不世出的才华,但有一点世人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那就是他和当时任兵部尚书的王琼关系很好。

  王琼在工作上给了王守仁很大的帮助,比如王守仁在江西剿匪时,抱怨权力太小,无法约束诸将。王琼立即给他请了一个王命旗牌,可以便宜行事,对副将以下的将校(不含副将)可先斩后奏,从此王圣人的剿匪事业就开始顺风顺水了。

  与之相反的例子是熊廷弼。熊经略能力不小,脾气也大,关键是嘴臭,动不动就骂人,骂手下的人怂包,骂努尔哈赤残忍,这都没什么。关键是这哥们嘴上实在是没把门的,骂完手下,骂完敌人觉得不过瘾,又开始骂兄弟单位的领导,骂上级,骂兵部尚书。这就玩的太大了,毕竟他熊经略还归兵部管,所以尚书大人对他工作的支持力度就可想而知了。而且连当时著名的好脾气首辅叶向高都对他颇有微词。所以熊廷弼上的请求增拨钱粮兵马的折子,经常被批驳。

  后来,熊廷弼第二次出山后,朝廷的那帮老油条可能是怕他过得太舒服,愣是安排了一个王化贞来分他的权力。后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熊廷弼和王化贞不和,一个主守,一个主攻,最后被努尔哈赤趁机占了广宁,明朝暂时退到山海关之内,熊廷弼还为这件事丢掉了脑袋。

  朱楧十分庆幸,看来自己找了一个贤内助,搂着孙云琦道:“那依王妃之见,应该怎么办呢?”

  作为肃藩的女主人,孙云琦自然是为了肃藩和王爷的发展尽心尽力,道:“依臣妾之见,王爷应该在宫中找个奥援,这个人一定要能在父皇跟前说上话,而且跟殿下的关系不是太近,否则会被人认为是徇私。”

  朱楧叹了口气,一边轻轻拍着孙云琦的香肩,一边带着一丝抱怨和无奈,道:“本王也知道找个奥援的重要性,关键是这个人上哪去找呢?爱妃你可能不知道,本王在这宫中的势力很单薄啊。”

  请收藏:https://m.bi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