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7章 皆信命世之才,抱将相之具_一生要强的中国女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功足无寸土髀肉复生连日缠绵床席,几令我有髀肉复生之叹!”

  “那便该当奋起……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

  “出人头地青史留名~?”他反问道,言语间似乎还藏着世家公子独有的傲气,“楚、还、淳……你有资本觉得容易,而我已经没有了。”

  他说的对,功成名就不是对所有人都是同等难度的。

  楚归荑听后默了须臾,简单解释了句我不是这个意思后便问楚绪为何有髀肉复生,马齿徒增,少负聪颖之叹。

  她想听他的故事,刚才硬的不行现在就来软的。

  而他却故意不说,反而自顾自言道:“听说秣陵姑姑可称得上是百代文宗,楚还淳你觉得你能胜过我吗……”

  “我……未曾从易叔口中听闻你的名讳,故而无法比较。”

  她照实回答,言语却无意间令人伤心。

  原来,他的种种该都被抹去了,楚绪不是楚绪他不是他,他只是顶着楚绪名字的一个无名小卒,就连秣陵人士也不认得他。

  “你可听过‘效颦学步,徒慕前人之迹’?”他干涩沙哑的喉咙震动道。

  效颦学步,徒慕前人之迹?

  这话太熟悉了,好像是文德末年欣赏一位神童诗文时陶培之所言之感慨。

  要知道的是当时的陶培之小有名气来秣陵求学,正是意气风发之时,遇此神童是遭遇了何等挫败?

  发出的这一感慨无异于是对众人说前人之述备矣,他再不能超越。

  就连楚归荑现在听来都觉得能得同感——

  有时候努力在天赋面前不值一提……许多人终其一生不遗余力地躬耕于诗文辞令都写不出一句摄人心魄的文字;而有的人便就是天纵英才,学不会谦卑,狼毫一挥便是别人一生都无法补足的东西。

  两相对比,世间的无限性仿佛在他们手上,自己的有限性也被他们拿捏于手掌。

  “陶太傅?他是大才,且居于帝都之中,你大可去找他啊?”楚归荑耐着性子宽慰道。

  宽慰的不是楚绪,更多的还是碌碌无为的普通人,包括现在已自认为不如他的自己。

  她?什么百代文宗?

  不过是自己记性好写了本《神州录》罢了,她自己真真实实做出来的又有什么呢?

  历史浩浩汤汤,其中藏于未知中的幽微曲折还在等人书写……这样可以作为宽慰自己的话吗?

  楚归荑坚毅的眼神难得松动,飞快地偷看他一眼,四目相对之时,她却被楚绪矜傲的眼神生生逼退。

  这被看得,楚归荑都觉得方才在他面前讲伤仲永的故事是多么荒唐可笑!

  他在告诉他的不屑,对文坛的不屑。

  楚绪他既是少年得志活跃于文坛之中,其中暗藏的幽微曲折他又怎会不知?

  于常人而言,笔力可以练,可以后天补!但……思想这

  请收藏:https://m.bi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