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章 假意真心皆是防备_一生要强的中国女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夜凉如水,一轮古怪的月亮高挂在半空,朦胧的光芒从窗格处透了进来,苍苍渺渺,仿佛蒙上了一层轻薄的纱雾,为楚归荑眼前这陌生的种种洒下满满的清寒冷寂。

  与楚延卿的几言几语,在她耳际不停回想,使她心头荡起了从未有过的涟漪,重重叠叠纷纷扬扬,难以止息——

  朱熹言,“天不生孔子,万古如长夜”,虽然其间参杂了不少类似基督教对耶稣的“导师的崇高感”,但不可否认,孔子在神州大地上,是这个伟大文明身后,“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捍卫者、布道者和缔造者!

  在他身后,有一系列充满仁爱光芒和人性温度的先进理论。

  “克己复礼,敬鬼神而远之……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始作俑者,其无后乎……”楚归荑喃喃自语,如同曹孟德一般沉吟不决……

  楚延卿怕以为楚归荑这么多日子里忧思过多,时时拘谨,便道:

  “罢了,不想那些事了罢。”

  据楚延卿说随后将有三个小丫头,俩小子,外加一个美人儿被带上山来。

  俩小子大的叫怀信小的叫守真,都是楚归荑的侄儿。

  三个丫头五岁大,分别叫余笙、敔笙、和笙,那美人儿习武据说仅仅六岁便武艺高强,凌江曲氏孤女曲非烟是也。

  说道着,只听“咻”的一声,便有一只箭冲进来,与楚延卿冷对眉眼,刀剑之乱并未持续太久。

  而楚归荑却又是被吓得不轻。

  饶是听过了楚延卿所说的这番话,她心中本因燃起期待,驱散苦闷的,经此又一事,却反倒更加酸楚。

  近日以来暗杀不断,攒够了眼泪,终于让楚归荑忍不住问楚延卿:

  “我当真如次可恨,众人欲杀之而后快?”

  ……

  直至易深先生修书一封告明帝都近况——文武之争大局已定,尚书叶氏、漠北萧氏请辞,无踪。

  这个消息一来,楚延卿以爪掐掌,血流沾褥,立即派人去寻,几乎三夜未睡。

  而楚归荑这个亲女儿却像个没事人一样,一直忙着写《神州录》,也没过问自己父母安危如何。

  冷情冷性的,像是只在乎自己,再无余力爱别人。

  但楚延卿每次与她相处,又见她童真狡黠让人心生爱怜,这才是让楚延卿看不穿的。

  已是过了好久,一天晚上,楚归荑脸若银盘,目似点漆,望向摇篮外对着楚延卿宽慰道:

  “义父,我信我父母若非自愿,无人可取其性命,使命所驱,且放宽心吧。”

  “使命?”楚延卿黑红的眼眸凝睇着她沉声发问,习惯于孤寂故而双唇绝不肯吐露更多的字。

  “额……”楚归荑忘了这原是个现代词汇,登时脸上有些涨红,不多会儿便胡诌解释来了一通:

  “使命者,如何使用自己的生命也。”

  “怎会有人生来就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还不是需要开悟一番?”楚延卿倦怠着声音,像是不屑与楚归荑一介女流一介孩童理论,“我秣陵楚氏九代帝师,承的是责,却也并非是命。”

  楚归荑:

  “非也非也~使命本无所谓存在,但因为有着人使命感的爆发,故而存在,一切事物本无所谓意义,因为有人来定义故而成为了意义……”

  “……”

  “……”

  楚归荑吧啦吧啦说个没完,楚延卿也打开了话匣子。

  话痨相见,本是格外眼明,况且是相逢狭路,话至深处,只有出气,没有进气……

  许多夜晚重叠悄然形成黑夜,笼罩在楚归荑身上,而楚延卿只让她看见了红日天天吸收大地的光芒。

  二人相处也是稍稍好了一点儿。

  请收藏:https://m.bi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