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065章 张家的龙兴之地_重生之官路商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不是什么天文数字,只要大家愿意解决,还是能解决出来的。

  会议结束,顾晓梅摸清楚情况之后,还要联系民政局拟定此次提高补助标准的细则,张知行也让秘书成余东盯在这边,希望尽快将细则拟好,下岗职工补助通常是每月八号发放,工作做快一些,这个月就能让下岗职工受益。

  成余东在顾晓梅办公室里,开玩笑说道:“啥时候新芜能像海州就好了?海州市居民接近百万,下岗职工总数都不超过一万,我们这里为这事闹得焦头烂额,海州市长宋培明给民政局局长打个电话让民政局自己看着处理就解决问题了……唉,看这样子,今天晚上又要加班了。”

  顾晓梅笑了笑,说道:“要没有点水平,唐学谦能跑到江南省干常务副省长?不要抱怨了,熬一熬,苦日子很快就过去了。”

  海州市委市政府从九四年开始就主动的以海州控股为主力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以锦湖为主导的电子、造纸等新兴产业发展时间也较久,特别海州电子产业的发展更是到了令外界眼红的地步,再加上海州市城市发展,都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产业结构调整产生的下岗职工几乎很快的就内部消化掉了。剩下不到一万多的下岗职工,有些是刚刚下岗没有来得及安排,有些是再就业技术很差或者是还没有到退休年龄却已经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只是社会保险体系还不健全,暂时只能纳入下岗职工进行统计。

  虽然国内对下岗职工占城镇总人口的比例讳莫如深,作为体系内的中层干部,又是与民政工作接口的市政府中层干部,顾晓梅还是知道国内许多城市的实际失业率都在10%以上,像建邺、惠山这些经济发达城市控制在4-5%左右,已经是非常的成绩,海州市却能控制在1%左右,如此政绩在当前产业调整与下岗职工问题困扰地方与中央政府之际绝对的耀眼,就算没有什么别的背景,海州系的官员不上升,也简直就是没有天理了。

  新芜市还幸亏有白酒与旅游两大新兴产业支撑着,不然情况会更难看。就算今天开会,大家都叫苦连天,不过内心还是乐观的。

  眼下的情况,白酒产业已经进入稳定期,不过旅游产业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而且旅游及相关服务产业能容纳的就业人群也相当的庞大。

  “张市长也应该组织大家到海州学习学习先进经验去,”成余东笑着说,“好歹海州也是张市长的龙兴之地啊。”

  “你们这是想借机去海州打秋风……”张知行推开门进来,听到成余东在办公室里跟顾晓梅在开玩笑,也开玩笑的插了一句话,问顾晓梅与民政局的沟通情况。

  顾晓梅将情况简要的汇报了一下,张知行了解过情况就离开了。

  成余东问顾晓梅:“凑来凑去,还有四五百万的缺口,张市长也说了他出去化缘,你说是不是还是去世纪锦湖大酒店化缘?”

  请收藏:https://m.bi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