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51章 上市的准备工作_重生从700万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很不可思议,这足以破了不少地方的新公司上市速度记录。

  更奇怪的是,拼多多居然选择了在港城上市,而不是米国。

  按理来说拼多多也属于是网络公司,网络公司不都应该去米国上市吗?拼多多这在港城上市是什么操作?

  杭城阿里总部。

  马总得知了拼多多要在港城上市的消息后眉头一皱说道:“拼多多居然会选在港城上市?”

  “马总我倒是觉得他们在港城上市没什么问题。”马总的助理小王说道。

  “哦?说说你的看法。”

  “马总,我觉得他们在港城上市是因为拼多多现在的产品基本都是低端商品,咱们国家本身制造业就是优势产业,产品供应是咱们国家自己供应,低端产品销售也肯定是在自己国家的范围内销售。

  所以马总,我觉得星远这么搞是想更好的把握国内市场,基本盘在国内,上市也选在国内,这样更利于他们的经营。”

  “唉!你这个思路挺对的,但我不希望这个思路成真,如果星远真是这么想的,那我们以后的低端市场恐怕就更难经营了。”马总叹了口气说道。

  听完马总的话,小王也忍不住叹了一口气,如今电商平台高端市场被京东牢牢占据,低端市场又出来了个拼多多,再加上各种垂直电商,如今淘宝的生意是越来越难做了。

  阿里那边是怎么想的罗凡并不关心,他这会儿更关注港城那边的动态。

  拼多多来港城上市,自然引起了港城不少本土财团的关注,而最热情的,自然是香港本土的几大银行或者金融机构,因为拼多多的股票发行,对于金融投资机构来说,就是送上门的美食。

  某丰银行,某渣银行,某鸿证券……等等金融机构,连续派了几波人来拜访拼多多的高层。

  拼多多的高层基本都是东哥的手下,东哥那边倒也不急,直接安排了专业的团队,与港城这些本土金融财团进行谈判,商讨上市的细节问题。

  分蛋糕这种事儿必须提前就说清楚,不然真到了上市的时候才出现纠纷恐怕就会演变成直接利益冲突了。

  东哥那边前后花了两周时间才和这些地头蛇打好了招呼,完成了利益分配。

  然后四家公司同时拿出了一些原始股给自家以及拼多多的员工。

  星远的高层中除了李静怡,其他人都买了拼多多的原始股,其中徐佳乐买的是最多的,他卖了一些BTC,买了整整1亿的原始股。

  秦贝贝,王辉,高萌,王景三个人加起来都没有徐佳乐买的多。

  周雨晴买了5000,李静怡这次也跟着买了一些,只是买的不多,只买了1000万的。

  除了星远的高层以外,星远的普通员工也买了不少原始股,加起来有4亿了。

  按小破站上市时候的情况来估计,到时候星远少说会出现100名左右的千万富翁。

  1000万在二线城市买个房,买辆车,花个3,400万剩下的钱存银行吃利息都够过一辈子了。

  到时候辞职的,对工作提不起兴趣的,肯定不会少,罗凡未必也提前做了准备。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pp,野果阅读!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

  请收藏:https://m.bi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