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59章 章武二年_三国之谋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又没有时间来管他们,这对于彼此来说,都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因而在这个时间段,不管是周瑜还是郭嘉,都倾向于趁着朝廷无暇南顾的机会,吞并对方。

  这样河南加上淮南淮北以及江东地区,那将是一块很大的区域,足够一名诸侯安身立命,甚至拥有不亚于当初刘备和袁绍的实力。

  虽然从战略的角度上来讲,即便是他们互相吞并了对方,也许还未来得及消化,就有可能遭受朝廷的打击。

  但问题是如果朝廷在荆州关中幽州这些地方死磕,就算是打下来,也需要时间去消化。

  双方都需要时间,这样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当朝廷在对北方、关中以及南方用兵的时候,是没办法顾忌河南以及扬州的,孙曹就能够有时间决一死战。

  可随着张羡病死带来的连锁反应就是朝廷是不太可能有实力南下进攻拥有襄阳天险的刘表,因此这件事情就只能耽搁下来。

  既然不会对刘表大规模用兵,那么朝廷就有余力把目光转向河南。

  一旦孙曹敢火并,那就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所以在得知这些消息之后,孙曹哪怕是已经得到了豫章和丹阳,都想更进一步的情况下,也只好偃旗息鼓,不敢再把目光窥视对方。

  但虽然大规模战争不敢打,小规模摩擦却是不断,孙坚作为卫尉,在洛阳得知情况后,多次向朝廷弹劾曹操。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孙坚不是傻子,他虽然忠心于朝廷,但未尝不能看出儿子的野心。

  可一来孙策没有直接反叛,表面上打的名义还是侍奉朝廷。

  二来孙家军虽然由孙坚所创,但孙策已经在孙家军当中立住了跟脚,除了四老将黄盖、韩当、祖茂、程普会听从孙坚的以外,大部分孙家士兵都已唯孙策马首是瞻。

  因此孙坚哪怕隐隐心中已经猜到,可他却有些无能为力。

  主要也是因为这些年一直是孙策在带兵与袁术交战,孙坚本人忠于朝廷,在刘虞的号召之下,几次带兵北上帮助朝廷对抗袁绍,使得自己对豫州的管控松了许多,军队也大多被孙策控制。

  而且现在他本人又被陈暮召到洛阳担任九卿,人都不在汝南,对于豫州的掌控就更一步被削弱。

  所以从实际角度来看,孙策已经彻底控制了孙家军,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孙坚或许清楚这样下去将来也许孙策会与朝廷为敌。

  然而他不敢去相信。

  毕竟自己忠于朝廷一辈子,到了年近五十的关口却因为子嗣叛乱而晚节不保,搁谁心里会想去信?

  孙曹之间摩擦不断,对于朝廷来说是一件好事。

  因此哪怕孙坚多次上书弹劾,高层内阁会议,也是将此事压下去。

  陈暮亲自找孙坚谈话,先是褒奖了他在豫州的作为,然后又告诉他现在朝廷的重心放在关中和稳定北方

  请收藏:https://m.bi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