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86章 陶恭祖的野望_三国之谋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谦的徐州军畏惧于此才停止进攻。”

  “那就很明显了。”

  陈暮一摊手:“是陶谦主动进攻。”

  沮授也点点头表示赞同。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

  如果曹操要进攻徐州,济北国怎么可能没有兵马粮草出动的迹象?

  更何况曹操穷得都要找刘备借粮食了,哪还有余力出兵?

  另外,济北国离徐州其实隔着兖州的泰山郡,豫州的鲁国,并不与徐州接壤。

  而泰山太守应劭并不服从曹操的领导,自己独领一郡,曹操没法从泰山郡出兵。

  如果要进攻的话,就只能从南面地盘极小,且没有官员、没有士兵防守的鲁国进攻。

  但鲁国处于无政府状态,就算曹操想出兵,陶谦派人抵抗,战事也该发生在鲁国境内,怎么可能发生在济北国?

  且陶谦那边能够在短短数日之内就将鲍信赶出济北国,种种迹象表明陶谦有备而来,提前做了准备。

  所以真正的情况应该是,陶谦突然从徐州东海郡北上穿过地狭人少的鲁国,袭击了济北国。

  曹操没有想到陶谦这个六十一岁的老年人不讲武德,偷袭他这个三十七岁的小同志,因此被打得鼻青脸肿,满头是包。

  最后无奈之下只得道一句耗子喂汁,然后全军退回东郡,找刘备去哭诉,顺便要点粮草武器装备啥的。

  这其实也符合双方的兵马动向。

  沮授说道:“看陶谦之行动迹象,显然说明他早有准备,不然的话,若是曹操主动进攻,怎么可能会被瞬间击溃反丢了济北国?”

  “看来这老头有些不安分呀。”

  陈暮眯起眼睛。

  《三国演义》把陶谦塑造成了老实人。

  但纵观陶谦一生,数次角逐中原大战,可不像是个老实憨厚之人。

  他让徐州,完全是因为他两个儿子根本不想接班,连官都不愿意当,无奈才选了刘备。

  而且历史上曹操袁绍刘表结为盟友,公孙瓒陶谦袁术吕布为盟友。

  刘备夹在他们几个人当中挺惨的,一开始是跟着公孙瓒打袁绍,结果又被陶谦请入徐州,成为徐州牧。

  然后袁术跟吕布狼狈为奸,觊觎徐州,便开始合伙进攻他,导致刘备被打败,不得已又只能去联合曹操一起打吕布,最后衣带诏事发,跑到荆州去依附刘表。

  中原大战这些各路诸侯的联盟其实相当松散,互相之间尔虞我诈,自始至终,除了刘备陶谦公孙瓒没有互相打过以外,其他人互相纠缠,时而狼狈为奸,时而互为仇寇,正应了那句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从陶谦现在的表现来看,恐怕要么已经跟北面的王芬联合在一起,要么跟南面的袁术成了狐朋狗友,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跟袁术的可能性更大,但也不排除王芬,因为相比于冀州,青州的威胁更大。

  看样子大概率又是历史上那一套远交近攻的策

  请收藏:https://m.bi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