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51章 泰山书院开学_三国之谋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何德何能,可以入泰山学宫。”

  诸葛瑾已经十三岁了,泰山书院不收。

  而泰山学宫的入学门槛可不低,毕竟如今青州还算稳定,郑玄的名望在外,他开学宫收徒,附近几州的达官贵人争先恐后要把族中子弟送来。

  在这些达官贵人当中,诸葛珪的官位甚至都排不上号,按道理来说,肯定没法托关系把诸葛瑾送去泰山学宫。

  但由于陈暮推荐,让诸葛瑾顺利入学,所以诸葛珪对他很感激。

  陈暮笑道:“令郎天资聪颖,聪明好学,若没有名师教授,委实可惜了些。我也是爱惜他们的才学,不忍沧海遗珠,请进吧。”

  “谢刺史。”

  诸葛珪当然不知道陈暮说的是实话,还以为说的是场面客套话,一边心怀感激,一边送诸葛亮进去,他待会还得送诸葛瑾进泰山学宫。

  拜别了诸葛珪父子三人,那边陆逊叔侄也过来了。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陆逊还不叫陆逊,叫陆议。由于从小跟着自己的从祖陆康长大,所以陆议人就在乐安,他是和自己的叔叔陆儁一起入学,一个进泰山书院,一个去泰山学宫。

  陆儁今年二十岁,是陆康的长子,见到比自己还小一岁的陈暮已经是刺史,心中虽然羡慕,但保持着良好的家教,行礼道:“陈刺史,家父乐安太守。”

  “原来是陆太守的子侄。”

  陈暮点点头:“陆太守上月帮助我清剿了黄巾贼司马俱,功劳不菲,我将上奏朝廷为他表功。”

  “多谢刺史。”

  陆儁带着懵懂无知,才只有四岁的陆议在书院杂役的带领下,进了竹林。

  接下来就是陈群兄弟。

  这可是个大阵仗,陈氏兄弟的父辈有四人,老大陈纪,老二陈政,老三陈洽,老四陈谌。

  四人都有儿子,分别为10岁的陈群、9岁的陈懋、7岁的陈绍以及6岁的陈忠。

  除了陈群以外,另外三个在历史里没有名气,可能没有出仕。

  但他们现在也确实跟着陈群一起来读书。

  原因在于陈家父辈之中,老二陈政和老四陈谌早夭,所以他们的儿子都由老大陈纪抚养。

  听到泰山书院招生的消息,陈纪的弟弟陈洽也把自己的儿子带了过来,如此兄弟四人就组成了一个庞大的队伍。

  但愿他们四个家伙不要抱团在学校欺负别的同学。

  陈暮心想。

  “刺史,我是颍川陈洽。”

  陈洽带着四兄弟过来,向陈暮拱手。

  陈暮也回礼道:“是平原陈国相的家人吗?”

  “正是。”

  “请进。”

  陈暮抬手示意。

  陈家人进去后,又接二连三来了其他送学生的人。

  听说泰山书院不仅有名士管宁教授,大儒郑玄也偶尔可能会来授课,家中有十二岁以下,四岁以上的适龄学生,都想把人送来。

  仅仅第一批学生,就多达三十多人,在后世虽然跟一个普通小学一个

  请收藏:https://m.bi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