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背部主病针灸要穴歌_龟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腰俞主治腰脊痛,冷痹强急动作难,腰下至足不仁冷,妇人经病溺赤痊。

  注:●腰俞穴,主治腰脊重痛,举动不动,俯仰艰难,腰以下至足冷痹不仁,及妇人经闭,溺血等证。

  ●刺二分,留七呼,灸五壮。

  □

  至阳专灸黄疸病,兼灸痞满喘促声,命门老虚腰痛证,更治脱肛痔肠风。

  注:●至阳穴,主治身面俱黄,胸胁支满,喘促不宁。针五分,灸三壮。

  ●命门穴,主治老人肾虚腰疼,及久痔脱肛,肠风下血等证。针五分,灸三壮。若年二十以上者不宜灸,灸恐绝子。

  □

  膏肓一穴灸劳伤,百损诸虚无不良,此穴禁针惟宜艾,千金百壮效非常。

  注:●膏肓穴,主治诸虚百损,五劳七伤,身形羸瘦,梦遗失精,上气咳逆,痰火发狂,健忘,怔仲,胎前、产后劳瘵、传尸等证。

  ●灸七七壮至百壮。

  □

  大杼主刺身发热,兼刺疟疾咳嗽痰,神道惟灸背上病,怯怯短气艾火添。

  注:●大杼穴,主治遍身发热,疟疾,咳嗽多痰。针五分,禁灸。

  ●神道穴,主治背上冷痛,怯怯短气。灸七壮,禁针。

  □

  风门主治易感风,风寒痰吐血红,兼治一切鼻中痛,艾火多加嗅自通。

  注:●风门穴,主治腠理不密,易感风寒,咳嗽吐痰,咯血鼻衄,及一切鼻中诸病。

  ●针三分,灸五壮。

  □

  条文:肺俞内伤嗽吐红,兼灸肺痿与肺痈,小儿龟背亦堪灸,肺气舒通背自平。

  注:●肺俞穴,主治内伤外感,咳嗽吐血,肺痿,肺痈,小儿龟背。

  ●针三分,留七呼,灸三壮。

  □

  膈俞主治胸胁痛,兼灸痰疟□癖攻,更治一切失血证,多加艾灼总收功。

  注:●膈俞穴,主治胸胁疼痛,痰疟□癖,一切血痰。

  ●灸三壮,禁针。

  □

  肝俞主灸积聚痛,兼灸气短语声轻,更同命门一并灸,能使瞽目复重明。

  注:●肝俞穴,主治左胁积聚疼痛,气短不语,若同门穴一并灸之,即两目昏暗者,可使复明。

  ●肝俞穴灸七壮,禁针。

  ●命门穴针五分,灸三壮。

  □

  胆俞主灸胁满呕,惊悸卧睡不能安,兼灸酒疸目黄色,面发赤斑灸自痊。

  注:●胆俞穴,主治两胁胀满,干呕,惊悸,睡卧不安及酒疸,目睛发黄,面发赤斑等证。

  ●灸三壮,禁针。

  □

  脾俞主灸伤脾胃,吐泻疟痢疝瘕症。喘急吐血诸般证,更治婴儿慢脾风。

  注:●脾俞穴,主治内伤脾胃,吐泻疟痢,黄疸,食积,症瘕,吐血,喘急,及小儿慢脾风证。

  ●灸五壮,禁针。

  □

  三焦俞治胀满疼,积块坚硬痛不宁,更治赤白休息痢,刺灸此穴自然轻。

  注:●三焦俞穴,主治胀满积块,坚硬疼痛,及赤、白痢疾不止等证。

  ●针二分,灸五壮。

  □

  胃俞主治黄

  请收藏:https://m.bi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