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15章 下山寻宿_聊斋狐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要兼济天下。做不到兼济天下,便救人之难,解人之急。”

  “不可只追求利己之道,不然就会惟利是图,品德也就丧失了。”

  刘平点点头,记下道:“看来我从根性上,还是小人,距离君子相差甚远。”

  刘彦健步前行:“君子小人只在一念之间。念头通达,行为就发生改变。”

  “你跟着我一同行道,慢慢就会通达。”

  “我所为,也不全是君子。”

  “诸如设计刘和裕,教人计害赃官,得了陶员外珍珠不归还。”

  “这些都不是君子该做的。”

  刘平道:“虽不是君子该为之事,但也不失君子之德,我认为公子分寸不差。”

  刘彦说:“这就如剑锋上行走,一旦拿捏不好,就会作出有损德行之事。你只可旁观,万不可学我。”

  “知道。”

  刘平笑说:“我没有公子正心,若是处处学算计,心术就不正了,念头就歪了。”

  “你能明白甚好!”

  刘彦看着山村道:“子曰‘吾日三省吾身’,若为君子,不可不省。发现错误要及时自纠,不可自欺。”

  “君子可以犯错,却不能犯同样的错误。”

  “你我共勉之。”

  刘平笑着点头。

  听了这番话后,心气分外通畅。

  主仆二人说话进到村内,寻找人家借宿。

  此村名叫西峦村,村民有五十多户,靠山吃山,猎户居多。

  男人上山打猎、采山珍,妇孺在家养蚕织布,房屋都建在山坳,相互邻近。

  刘彦登山时到过村中问路,得一户人家指点,才知‘岭上有酒家’。

  此时他和刘平又来到这户人家门前。

  见一小妇人在门外啜泣,屋内一汉子与二老说话,言语中颇为恼怒。

  小妇人哭着看到门前主仆,转身回屋告诉丈夫、公婆。

  父子先后出来。

  老猎户认出门前刘彦是早上问路的相公,问:“相公有何事?”

  刘彦道:“天色将晚,我二人怕回不到临海,想在村中借宿,长者家中可有闲房?”

  老猎户顾看一眼房屋,说:“我家屋后有间闲房,只是常年不住人,有些潮气,被虫蚁所占。”

  “相公不嫌弃,就住那后屋。”

  “多谢老人家。”

  刘彦拱手一礼。

  老猎户让儿郎带刘彦主仆去屋后看房,自己进屋与老妻、儿媳说话。

  他家屋后的房子是山石砌成,二丈见方,里面只一张石床,上面铺着发霉的草席,床对面堆砌着柴火。

  刘平见此道:“这如何能睡?”

  少壮猎户面色不悦:“你们要是觉得破旧,自寻别处人家!”

  刘彦含笑道:“此房我看可居。足下勿恼,我这家人才享几日甘甜,便忘了昔日之苦,今日便叫他吃一吃寒苦。”

  猎户闻言,心火消了不少,抱拳道:“相公恕罪,适才是我说话不对,把对他人之气,施与相公家人。”

  刘彦随口问:“门外哭泣的娘子,可是足下之妻?何故在外伤心?”

  “正是我妻。”

  这猎户说话来气,道:“相公不知。今日我妻去庙集上卖兽皮和布,有一人使诈,用一锭铅锡,骗走了兽皮和布。”

  “我妻正为此伤心!”

  “原来如此。”

  刘彦想起看过的一篇典故。

  故事中,有一赌徒偷盗家中银子去赌钱,又怕父亲发现银子少了,便用铅铸成银锭的形状,然后涂上一层锡,看着以假乱真。

  这个造假银子方法,在民间广为流传,不少人用此法行骗,上当的不在少数。

  猎户接说:“原本我家没发现银子有假。我母觉得那人出手阔绰,有所怀疑,就用剪子剪了一下,方知银子是假的。”

  刘彦思问:“可认识那人?”

  猎户道:“认得,乃是山庙那边的殷相公,名叫殷学海。”

  “我这一带村人都认得他,此人一贯偷鸡摸狗,好赌好色。”

  “不知他读得什么圣贤书,真个泼皮无赖!”

  ……

  请收藏:https://m.bi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