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61章 霞仙谢恩_聊斋狐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姐姐不必急于答谢,可把恩情记在心中。”

  “坊间关于先生的传闻,你大概也听过。”

  “我要说的是,先生之人,更胜传闻。”

  瑞云点点头,向她讨问‘奉义之事’,说:“我知道不多,只知奉义祭鬼,助官家解瘟,得天子赐号……”

  霞仙道:“小妹比姐姐多知道些。不如我俩就借先生佳话,小酌一番。”

  “姐姐之忧和小妹之忧,都因先生而解。”

  “你我当共同遥敬先生!”

  说话提壶斟酒。

  ……

  杭州城外,飞雪夹道,华府马车载着刘彦、万山、明渊奔回临安县。

  半个时辰后车入东门。

  华明渊相邀说:“今日天寒,晌午也未吃饱饭,不如我叫家人去酒楼置办一桌,我三人竹舍小酌……”

  杨万山附和,提袖说道:“今日与世才赴勾栏,再次领略到君子善用心,就连精通易学之女布计,也被世才看破。”

  “我欲临行求教,只怕回了洛阳,再难得君指教。”

  刘彦问他:“万山近日便要走?”

  杨万山点头说:“昨日有洛阳商船到东湖,此来乃为汤圆。”

  “世才当日回信寄汤圆之举,已见成效,汤圆之名已从宫中传至坊间,上至王孙,下至百姓,皆交口谈论。”

  “那些宫外的京城士人都想一品临安汤圆滋味,更有人说‘愿以一两品一颗’……”

  “商人们见奇货可居,便闻风而动,结伴下江南,来临安采办。”

  “昨日洛阳船来五艘,他们见识到东湖大集,又在集上品尝到汤圆,一个个赞不绝口!”

  “他们欲办三万斤汤圆回京,使人情找到我,我指点他们去东乡采办。”

  “等那三万斤汤圆办成,我便与他们同回洛阳。”

  “非小弟不愿留,只因家父寿辰将至……”

  “不然,我定要等到侄儿出生再回洛阳。”

  刘彦思虑少许,还是拒绝二人相邀,说:“今日我另有要事,慧静法师今日点明灯,我要助她一臂之力……”

  杨华二人新奇相视,问:“佛门也有‘点明灯’?”

  刘彦谈道:“释教中有‘般若学’,此学空观思想与庄学无极相似,亦可视为佛门心学,博大精深。”

  “慧静法师今日点‘般若明灯’。”

  “就好比我等入真学,点文灯。”

  “心有般若灯,能照五蕴,闻思空性,滋长智慧……”

  二人听他一番讲述,闻见释教般若经深,明白此事大过与他们饮酒赏雪,便不过多邀请。

  车道南城,刘彦辞别二友,和平儿沐风雪还家。

  杨万山、华明渊车前目送,笑颜交谈。

  明渊道:“世才兄结交广泛,身学见识达儒释道三教,他年可修三教为一身。”

  万山道:“我与你所见不同,世才将来会以儒术为尊,兼顾释道思想,而开刘门之学思。”

  说话两人回车去往华府。

  ……

  槐花巷里,大雪拥户。

  刘彦平儿到家,见正房众女围坐碳火,以老夫人为首,听慧静讲《般若心经》。

  见公子回来,众女各都起身,段虎儿最先相迎。

  她来刘府才五天,却也受到一些教化熏染。

  刘彦在正房与母亲聊几句‘瑞云之事’,便邀慧静入书房,问佛家:“可见身法空相?”

  慧静道:“虽不见空,却见光明烁烁,《心经》两百六十字照我禅心。”

  两人一言一语谈心境,来送碳火的虎儿听不明白。

  出去后她询问阿九:“公子和法师可是在打哑谜?”

  阿九关好书房门,回眸笑道:“不是打哑谜,是在说禅话,有些话明说会损禅境。”

  虎儿似有明悟说:“我明白了,就好似做豆腐,点过卤水就不能乱搅合,要等着豆腐结块,这般才能做成豆腐。”

  阿九点头道:“依着你这般比喻,慧静法师今日算是‘点卤’。”

  ……

  请收藏:https://m.bi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