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82章 电锯之父_抗战之浴血山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二战历史学家赫尔穆特康拉德相信,塞弗罗可能在当天造成了美军约30004200人的伤亡,但他只承认了大概数目应该会超过2000人。

  这个让所有士兵浑身发寒的数字,就是42的战果。

  42有着相当出色得压制能力,由于其射程和各国机枪基本相当,加上其高得多的射速,一般机枪是根本无法在机枪对射中占得42的上风的。

  其中最占劣势的可能就是装备捷格加廖夫轻机枪的红色北极熊军部队,由于捷格加廖夫射速只是42得八九分之一,根本无法压制住他。

  而红色北极熊得格纽诺夫重机枪极为笨重,无法有效搬运,当然也不是42的对手。

  连排级轻火力支援武器上的巨大弱势,也是红色北极熊和德军作战伤亡惨重的一个重要原因。

  而且42的性能及其可靠,在二战期间,第三帝国军的很多武器表明不能适应红色北极熊恶劣环境得需要,严寒中频繁发生各种故障,甚至包括无法拉动枪栓。

  而42却是第三帝国军绝对可以信任的武器,在实战中它非常的可靠,即使在零下40度的严寒中,42依然可以保持稳定得射击速度。

  因为42是气冷式机枪,在寒冷的情况下,反而可以有效减少换枪管得时间。

  一般在42连续发射300发子弹以后就得更换枪管,42设计更换装置非常简单,只要扳动一根杠杆,倾斜枪身,枪管就会自动脱离跳出,并不需要用手触摸炽热得枪。

  更换一支枪管,就只需要几秒钟时间。

  而且,42做为第三帝国二战期间最优秀的机枪,42最大的优势还不仅仅是火力强可靠性好,这款机枪竟然连制造都很简单,因为冲压技术它使用得材料很少,可以通过简单流水线制造,造价只有第三帝国二战前的主力机枪34的百分之七十,所费工时和材料只有34得百分之五十。

  据战后统计,整个二战中,42生产了约100万支,这个数量可是非常惊人的。

  要知道二战中第三帝国步兵主要装备的冲锋枪的生产量也不过120万支,如此高的生产能力让人瞠目结舌。

  性能如此优秀的武器又如此好制造,完美一词用在它身上丝毫不过分。

  而42最大的缺点,也是它的优点,不过是因为射速太快而导致的耗弹量高,射击技术要求高。

  因为由于其高射速,导致其耗弹量远远大于别的机枪。实战中,发弹鼓或者250发弹链。如果使用75发弹鼓,三四次齐射就会射光。

  所以在部队运动时,第三帝国军步枪兵往往也必须协助搬运弹药,平均每名步枪兵均需要携带两个300发弹箱。

  这才使得每个步兵班机枪弹战斗携带量从标准配置的每班1150发,增加到3000发上下,客观上

  请收藏:https://m.bi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