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80章 双方皆痛_抗战之浴血山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而在双方你来我往隆隆的炮声中,“北平老百姓日报”的美女记者吴向萍在这个举团皆悲的夜里,流着泪写下了第二篇战地日记:

  民国二十二年3月22日。

  果不其然,今天是个好天气,但笼罩着战场的战争阴云终于落下。

  日寇的第一轮进攻选择的是罗文裕关口正前方的一座名叫古山的孤山,上面驻守着独立营突击连及一连共计四百七十二名官兵。

  日寇在这一战出动了拥有着150口径的榴弹炮和240榴弹炮的重炮兵大队以及36门山炮的第8炮兵联队,负责地面进攻的是第16旅团数千日军。

  因为独立营岳营长的严令,我无法到达最前线,我只能远远眺望,虽然不知道古山上的战士们经历着敌人怎样疯狂的进攻,但从早上八时至晚六时,数里外古山上的枪炮声,从未停息过。

  我只能岳营长那张越来越严峻的脸上知道,驻守古山阵地的官兵情况越来越不妙。

  后来,我终于知道了,独立营一连和突击连共计三百八十九名官兵,在经过了一天的战斗、最后一次用电文汇报前,仅剩一百三十余人。

  其中包括中尉两人,少尉三人,上士班长八人人,这仅仅只是独立营两个排的编制。

  而在此之前,这两个连都是拥有四个步兵排、满编近200人的加强连。

  其实在这个时候,我在悲痛之余心里还是庆幸的。

  因为,在日寇如此疯狂的进攻中,他们取得了击溃敌军两个步兵大队毙伤数百日军的战绩不说,还能有一百余名勇士幸存,实是我华夏民族之幸事。

  不是吗?虽然我不太懂军中之事,但我也知道日寇的战斗力有多强横。

  九一八事变数千日寇就能让我数十万东北军败退东三省,四万万国人为之蒙羞。

  但这一次,独立营的战士们做到了,他们用他们的血肉,在祖先用生命铸就的长城防线上让数千日寇碰了个头破血流。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首诗,正是写给他们的。

  夜晚马上就要来临了,依照装备要远强于我军的日寇的惯例,他们不会在晚上发动进攻。

  我以为这些活下来的勇士们会有机会接受国人的赞誉和代表士兵荣誉的勋章,我甚至已经想好了一定要去和他们每个人握握手,以表达我做为一个民众对他们最崇高的敬意。

  但,我太天真了。

  遭受重大损失的日寇再次疯狂的发动了攻击,曾经青翠美丽的古山已经成为一个秃山,但恐怖的烟火依旧还在古山山顶上不停绽放,再坚固的阵地也抵挡不住日寇如雨点般的炮弹吧!

  但勇士们依旧在战斗,他们抵抗的枪声依旧穿过数里远的空间传入我的耳中。

  我和每一个呆在战壕里的独立营官兵们一样,向苍天

  请收藏:https://m.bi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