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10章 最后准备_抗战之浴血山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用怀疑,在那个年代的北方冬季,零下十好几度的气温在野外劳作是对人意志的极大考验。

  不过岳复准备的很充分,早在与杨家合作的织布厂下面增办服装厂之后,就给全体官兵每人做了一顶可以放下来护住耳朵的狗皮帽子还有厚实的皮手套。

  才开始一些士兵还觉得狗皮帽太厚太占地方有些多余,可是等他们来到长城,亲身感受到北方的严寒,感受到凌厉的寒风像刀子一样吹在脸上,他们才知道,能有这么一顶能护住脑袋和大部分面部的皮帽子是有多么重要。

  但是,就算有了这样的防护,还是有很多人脸上和耳朵上被风吹出了冻疮。

  虽然冻伤的滋味儿不好受,可这也比冻掉要强的多不是?

  好在砍伐下来的木料也够多,无论白天还是晚上,只要是在土木工程作业,以每个班为单位,必须点上一堆篝火以供取暖。

  同时岳复还规定,每天中午和晚上都要给士兵们提供足够的肉食和一两白酒。

  在北方严寒的天气当中作战,喝酒并不是违反军纪的行为,而只是为了促进血液循环的必要方式而已。

  吃得饱又穿得暖,战士们的士气还是不错的。

  再加上那些参加过淞沪抗战的老兵们经常现身说法给新兵们讲日军飞机大炮的威力,如果工事不结实,人家一炮下来一个排都得瞬间消失,战士们干起活儿来就更加认真了。

  毕竟,没有人不珍惜自己的小命,自然工作热情也很高涨。

  被要求在战壕侧面挖一米深的单兵防炮掩体,很多新兵们不辞辛劳的挖到了2米。

  像前线临时指挥所和用于救治伤员以及弹药储存的掩体,更是被那帮疯狂的军官们用钢板和原木防护的严严实实,甚至为此不惜点燃篝火连夜开工。

  也不知道他们是为了怕挨岳复的鞭子还是更爱惜自己的小命。

  仗还没打,小鬼子的影子也还没看到,但是所有人都嗅到了大战将近的味道。

  变身工兵的战士们拼命在坚硬的冻土地上构筑着能保护自己生命的工事,没有一个人敢偷懒,更没有人敢松懈。

  秦雨凝带着杜老板在三天之内给她弄到的十五马车日本水泥回来的时候,岳复正在为战斗正是打响之后各部之间的联络问题头疼。

  他已经下令伐光了这片山坡上所有的树木,如果架设通信线路,山下的鬼子一眼就看得到,随便一炮轰过来,通信就会被切断。

  在当时,电台这种“高端”货绝对算得上是奢侈品,想要跟张学良要个五六部电台,那根本就不可能。

  连小鬼子都只有步兵大队队级别的作战单位才有电台,他们这一共才一千多人的队伍,还想要五六部电台?

  那就只能继续用电话机,在罗文裕这处不足7公里的阵地上,铺设电话线还是没问题的。

  不过,电话线

  请收藏:https://m.bi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