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69章 探探口风_超级上门医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谭冠英听了秦凡的汇报,很是赞同。

  “秦先生,你先好好休息下,这两天你琢磨下这个处方。”

  “等所有人都全部结束,我们再汇总开个会。”

  秦凡点头同意,回到招待所的住房,一番洗浴后,又美美地睡上一觉。

  他便开始琢磨这个药方。

  在中医学上,虫蛊、蛊毒的记载与血吸虫病的临床表现非常相似。

  经络隧道阻塞,血瘀气滞,肝脾同病是一个主要的发病机制。

  他把血吸虫患者的症状进行了分类,甄别为纳呆者、胁痛明显者、腹胀盛者、腹泻者、黄疸者。

  在一张白纸上写下一个基础处方。

  党参、白术、丹参、茯苓、五味子、当归、郁金、香附、红花等。

  随后,他又针对每一种慢性或晚期患者的临床表现添加不同的药材。

  比如纳呆者就在基础方添加鸡内金、山楂。

  胁痛明显者就加入柴胡、陈皮。

  在药材上尽量挑选常见的药材,还要效果不减。

  还要做到让基层医疗工作者便于掌握,容易操作。

  这无疑是打破了一人一方的治疗方法。

  晚上,张圣杰从乡下返回。

  他对秦凡的这个提议很是感兴趣。

  结合他的走访情况,两人在一起讨论到深夜。

  慢慢地,这个处方就有了一个很成熟的方向。

  两天后,陈惕守他们也结束了走访。

  谭冠英再次组织会议,秦凡在会议中介绍了中医处方。

  随后,来自部里的六名医生,都人手一份。

  再次下到各乡,按方进行治疗。

  在京城,直属机关的住宅区。

  郑建宁从车上下来,提着一些东西走进一栋小高层中。

  今天又是周末,他回家来看望父母。

  郑建宁还有一个弟弟,但没有在京城,而是在异地工作。

  母亲孙蓉早退休在家,父亲郑知文已经退居二线,只等年龄到了就退休。

  郑知文是文职少将,科研技术干部。

  可以说,父母都是很有文化,但又非常传统的人。

  开门进入客厅,却见到郑知文戴着老花镜蹲在阳台上。

  “爸,你在干什么啊?”郑建宁把手中的东西放在桌子上。

  郑知文听到儿子的声音。

  说道:“哦,我给这几颗君子兰换下盆,都烂根了。”

  “怎么又在换盆?”

  郑知文苦笑着摇头。

  “都是你妈太勤快吧,三天两天的浇水,凡是把花养死的,大部分都是太勤快造成。”

  “呵呵,妈是闲不住,见天气大,生怕你的花干着了。”

  “我妈呢?”郑建宁问。

  “市场买菜去了,来,给我搭把手。”

  郑建宁蹲下去,帮父亲郑知文的忙。

  这时,房门又打开,郑建宁的母亲孙蓉提着菜篮子走进来。

  “妈,我回来了。”郑建宁喊了一声。

  孙蓉见儿子在家,笑吟吟地说:“建宁啊,你黄阿姨说,她有个侄女,今年才25岁,是国企中的中干…”

  郑建宁一听,顿时就一个头两个大。

  “妈,你就安心养老吧,不要操心我的事好不好。”

  郑知文抬头从眼镜后看了儿子一眼,“我在你这个年龄时,都有你弟弟了。”

  孙蓉也唠叨起来。

  “你看你都30岁了,还没有一个喜欢的人,不知道的还以为我们郑家连媳妇都娶不上。”

  “爸、妈,只是一般的女孩,我看不上。”郑建宁笑着说。

  “哦,你的意思是有心仪的女孩了?”孙蓉诧异地问。

  郑建宁一顿,矢口否认,“我哪会有,你们别想太多了,我要找也要找自己喜欢的。”

  孙蓉没好气地在儿子脑袋上推了下。

  “感情是可以慢慢培养,哪有一眼就看中的。”

  话递到嘴边,郑建宁便顺着母亲孙蓉的话说:“怎么会没有啊。”

  “我有个战友最近遇到感情上的事,就非常苦恼。”

  请收藏:https://m.bi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