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279章 帝国的粮食产量_这个天国不太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而冯云山一向认为,中华帝国与西洋的那些欧洲国家不同,特别是与英国法国等列强不同。那些国家在崛起的时候,都是主要依靠工业,而对农业,他们已经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特色的农场形势,靠大农场主雇佣农业工人来进行规模化种植或者放牧的形式,从效率上来说,的确比中华帝国的传统农业水平高出不少。并且,像英国法国他们的本土人口不多,还有整个欧洲作为他们的腹地,还有大量的殖民地,可以随时购买粮食运回国内。

  就英国来说,他们自然更愿意将产值低的农村人口送入城市的工厂,同样的劳力可以创造更多的价值,一名纺织工人创造的利润,甚至他本人的工资,远比他在自家的田地耕种所得到的财富要多得多。何况英国不但有自己的英格兰和苏格兰广大地区的基础良好的本土农业,还有爱尔兰岛、欧洲大陆特别是沙俄和土耳其、埃及以及波斯、印度、北美等地众多的粮食供应地,因此,英国根本不用担心农业的问题,将全部精力发展工业变成。

  但中华帝国不一样,冯云山从他的后世了解到的经验中得知,每年的中央会议都会讲三农问题,每年的一号文件,几乎都是围绕发展农业的。这正是因为华夏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古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正是因为人口太多,而耕地太少,百姓吃饭问题才是根本大事。而如今对于中华帝国来说,人口如此之多的现实摆在这里,就必须要重视农业,解决吃饭问题之后,才能说什么发展工业。

  所幸的是,自己提前将磷肥搞了出来,虽然是最为初级的磷肥,而且还比较单一,但至少也能让粮食增产不少。另外,还有将东南亚的红河流域和湄公河流域、还有吕宋岛、婆罗洲和爪哇岛的耕地全部占据,并立刻移民进行开发水田,如今的粮食特别是稻米产量大肆增长已经显现。

  而且,因为有先见之明,冯云山组织了超过百万的移民进驻东北,开发后世著名的北大荒粮仓以及整个黑龙江流域,目前不但已经做到了自给自足,还逐年开始增加粮食供应给直隶和西伯利亚的开发。

  根据农业部的数据,截止去年为止,中华帝国的粮食耕种用地大约是亿亩,比满清最强盛的时候,也就是道光末年的亿亩多出3亿亩的粮食耕地来。这其中,主要是增加了朝鲜半岛、越南、南掌、吕宋和东印度群岛以及哈萨克汗国和新墨西哥省等新增国土的可耕种粮食的耕地,另外还有在原本的国土面积上以及东北、西北等地移民开发的耕地等增加出来的。

  粮食主要是水稻和小麦,还有一些玉米、大豆、高粱等,而平均亩产量都折算成水稻的话,平均从道光末年的325斤每亩提高到如今的平均406

  请收藏:https://m.bi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