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二章 贰臣归附 上_边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想来必然大得金主赏识。”

  卢克忠摇头道:“金主?不是不是,我和女真人没什么关系。”

  杨朴道:“然则我兄还在为大辽卖命么?大辽广厦危倾,我兄若还在辽廷,可得早做打算的好。”

  卢克忠又摇头道:“不是,我早不是辽臣了。”

  杨朴奇道:“莫非兄投靠高丽了不成?嗯,高丽虽然是僻野小国,不过自保还是可以的。在高丽为官,倒也能保身家、养性命。”

  卢克忠道:“我怎么会去高丽!我现在是大元臣子。”

  这大元是高永昌的国号,杨朴自然知道,这时却故作糊涂道:“什么大元?”

  卢克忠道:“朴之的消息未免也太不灵通了,如今咱们渤海人中兴有望,皇上建元隆基,国号大元,威震辽东,你居然不知道。”

  “隆基?”杨朴冷笑道:“莫非是高永昌么?”

  卢克忠忙道:“朴之怎能如何孟浪!岂不闻为尊者讳?怎能直呼皇上姓名。”

  杨朴放声大笑,卢克忠隐隐知道他在笑什么,却仍不悦道:“朴之!不得无礼!”

  杨朴道:“此时不笑,难道要等到我去凭吊你的时候再笑么?我怕到时候我连哭都哭不出来!”

  卢克忠道:“朴之为何作此言语?”

  杨朴道:“高永昌根基浅薄,处四危之地,兵不满万人,将无可称者,因侥幸以成一事之势,不知韬光养晦,居然便建元称帝,哈哈,可笑啊可笑。而我兄居然以身事之,只怕一年半载之间便要罹大难,到那时我是该笑你,还是该哭你?”

  卢克忠道:“女真人能建国,我渤海人为何就不能?”

  杨朴道:“那岂相同!女真早有叛辽自立之志,大辽境内除了辽主哪个不知!完颜部几代经营,根基非同小可,岂是高永昌趁势起事可比!再则,大金背靠蛮荒,并力向南,若攻,铁蹄南下则东京一道非辽所有;若守,则有山河险要之固。阿骨打力足以服人,汉部财足以润国,这就是大金的立国之基――他高永昌有什么?东不能取高丽,西不能吞契丹,北不敢犯女真,东京道又是兵家必争之地,谁容得下他?眼见灭亡也是指日可待之事!”叹了一口气道:“高永昌灭亡了不要紧,只可惜我兄也要跟着陪葬!”

  卢克忠闻言黯然,却仍道:”今上无论如何也是渤海人,朴之也是渤海遗民中之佼佼者,何不也前来辅佐?我料朴之必有奇策救国,若朴之愿意出仕,克忠愿意代为引荐。”

  杨朴道:”我兄之意,朴之深铭肺腑。不过我就算有奇谋,高永昌真能言听计从么?”

  卢克忠道:“姑且试之。”

  杨朴斥道:“这是关乎性命家国的大事!岂能姑且!高永昌这人我知道!行险侥幸、志大才疏之徒罢了。我料这段日子我兄必多有忠直之言劝谏,却不知他听了多少?”

  卢克忠一听这话长叹一声,说道:“当初起兵之时,我便劝他不可贸然称帝,否则定招各方嫉恨,他却一意孤行,说不称帝无以号令天下。称帝之后便营建宫室,我连番劝谏也不肯听,说宫室不丽不足以威远人。如是这般,也确实令人灰心。”

  杨朴道:“知可辅便辅,不可辅则易!高永昌又不是正统大道所在,何必给他殉葬!”

  卢克忠道:“如今我身在大元军中,又能如何?”

  杨朴道:“不如去投大辽。”

  卢克忠道:“契丹如今对我们渤海人十分猜忌,如何肯信任我辈?再说我看辽廷局势,也不是长久之局。”

  杨朴道:“然则远走高丽?”

  卢克忠道:“此是不得已的下策!”

  杨朴道:“听兄言语,莫非有意要投奔大金?”

  卢克忠沉吟道:“此事不可乱说。”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请收藏:https://m.bi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