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三二章 金兰折_边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可行,他们认为,趁机伐金有三大好处:一是恢复被宗弼占据了的襄邓故境,以保持湖广防线的完整――若能夺取到南阳,对防范陕西、呼应汉中、翼护湖广都大有好处;二是此举可以响应之前大宋对大汉提出的“援邻抗胡”建议――之前汉廷的官员士子对大宋的援邻之说一直冷嘲热讽,说赵宋是只说不做,现在进兵,正好为“援邻”这个外交辞令作个马后炮注解;至于第三个好处,则是借机讨好境内的士子学子,为一向被看软的赵构赢得武功之名。

  刘豫提出这个建议后,赵构起初也觉得简直是胡说八道,但他对刘豫素来信任,觉得刘豫和秦桧一样是懂得为自己打算的人,所以对这样的人所说的话还能往心里去,就这样一来二往,渐渐觉得这笔买卖很合算!赵构十分清楚宗弼的主力大部分集中在黄河沿线和山东西部,正与曹广弼拉锯,若自己从南方插他一刀,不但收复襄邓的可能性很大,而且还可以保证受到反扑的可能性极低。

  虽然朝中有大臣认为残金和大宋是唇齿相依,但赵构和宗弼这对“唇齿”内部冲突太大,折彦冲若是攻击宗弼,赵构连正式出兵援救的事也不好做。何况西夏的事情也让赵构觉得要在折彦冲的全力进攻之下保住宗弼希望渺茫,搞不好还会向西夏一样,让折彦冲在灭亡宗弼之后拥有了继续南下借口。

  经过了一轮持续多日的舆论狂潮和君臣密议,大宋朝廷终于定下了因应此次西北大变的基调和对策。

  首先是外交方面,赵构决定派遣重臣高调前往塘沽贺喜,以促进南北两朝的友谊,尽量让折彦冲没有南下的借口。至于之前和宗弼的种种往来则彻底撇清,断绝和宗弼势力的所有联系。

  其次是政治方面,宋室越来越有汉廷味道的宣传部门也将在境内进行舆论轰炸,引导士子建立起华夏同族异政之论,将言论引向对保存宋室政权有利的方向,特别是培养军方对建康朝廷的忠诚。

  最后是军事行动,除了命令鲁南、汉中宋军以及东南各州水师严密注视汉军行动外,更令岳飞伺机北上,以“配合”大汉朝廷驱逐胡虏的壮举,恢复汴梁旧都。

  消息传出,朝野响应如雷,都称当今皇帝真乃既孝且武之圣君!而军方――尤其是一直在荆北战线忍气吞声的将士更是人人振奋!

  大宋朝廷在春季末绪颁布决策,荆北大军在夏初就开始行动,配合天时地利人和全面向北推进。赵构给岳飞的密旨中暗示他得到襄邓之后便可以了,但军人的热血又岂是文火上的汤水――能随人主所欲地保持在某种温度上?军人的热血一旦被激发,那便是不到沸点难以止息的腾烈!而作为统帅的岳飞似乎也不愿过分压制部将兵卒的积极性,竟对赵构

  请收藏:https://m.bi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