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二二章 抗金大旗_边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一支显得有些奇怪的队伍,这个队伍麻雀虽小,但五脏具全,不但有数千专门负责战斗的战士和一个专门负责后勤的庞大队伍,还拥有大量的工匠、农夫和牧民,甚至还有移动学校、移动医馆和移动寺院!所以曹广弼的这个上党根据地一有忠武军的加入,整个地区的行政运作、手工业发展和农业生产很快就上了轨道。这时宗翰、宗望需要时间来处理这次冒险南侵的成果和问题,短时间内无法发动对上党的大规模围攻,这让上党拥有了进行休整的宝贵时间。

  而种彦崧在遇到曹广弼以后,也让忠武军的作用产生了质的变化。种彦崧这些年来虽然屡经历练,但他可以作为一军之将、一地之守,却并不具有独当一面的魄力和智慧,他不像曹广弼,并不知道自己带领这支队伍是要去做什么、怎么做,而只是东奔西走,在太行山内外游弋不定,对变乱的时局疲于应付而不知如何打开局面,所以他才没法完全激发出杨应麒交给他的这支队伍的潜力。但是遇到曹广弼以后,这一切便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华元一六七八年四月,忠武军进驻上党,在这里各派势力的领袖人物聚集在壶关,召开了一次对两河影响深远的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人背景十分复杂,既有已下定决心为汉部打天下的文官(如邓肃)、将领(如李成),也有仍然心存赵氏的文官(如虞琪)和将领(如种彦崧),而王彦、马扩、郦琼等人的心思则更为复杂――他们究竟是仍倾向于大宋,还是已倾向于汉部,或者说仅仅是为曹广弼个人的魅力所吸引,也许此刻连他们自己也说不清楚。但曹广弼成功地把握住了在场所有人的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抗金!在大宋朝廷彻底沦陷的这个时刻,抗金的大旗足以把这些人凝聚起来。

  “宋廷的号令,我们不能听了!”曹广弼道:“他们已把两河给卖了!若是听从了他们的号令,那我们就得做亡国奴!”

  邓肃、李成等纷纷相应,种彦崧、王彦、马扩等也表赞成。

  虞琪却道:“但若不听朝廷号令,我们却该如何自处?”

  “朝廷!”林翼冷笑道:“现在还有朝廷么?”

  林翼这句话击中了拥宋派的要害:北宋政权确实已经灭亡了!

  马扩道:“不如我们寻一个赵氏的宗室拥立吧?”

  王彦道:“赵氏留在汴梁的宗室都让金人掳走了,哪里找去?”

  马扩道:“近的找不到,便找个远一点的。”

  虞琪皱眉道:“那样只怕不妥,而且未必有用!”

  马扩道:“找一个宗室,只是要一个名份!只要我们是一心报国,真假远近又有什么所谓。”他这句话已经说得十分明白:为了抗金,就是找一个假冒的赵家宗室也说不得了。

  虞琪道:“若是如此,那还不如奉兵马大元帅康王为主――眼下也就康王与二圣亲缘最近,位望最佳!”

  “我不赞成!”林翼道:“我打听到汴梁未沦陷之前,康王已经拥兵数万,周遭听他号令的勤王之师也为数不少,但他既没有赴汴京入援,也没有支持宗泽副元帅断金兵后路。哼!若我们阻截宗望东路军时有数万大军参战,我不敢说一定能胜,但战果至少大大不同!”这些日子林翼没少受到忠武军一些人的埋怨,虽经曹广弼调解大部分人已不再提起此事,但他自己却一直对这件事有些耿耿于怀。

  虞琪道:“或许康王当时有他的苦衷。”

  林翼道:“我不管他有没有苦衷,总之他若是无志抗金,我们拥护他来做什么?”

  众论纷纷,一时未决,慢慢地便把目光转向曹广弼身上。邓肃问道:“曹将军,你说两句。”

  虞琪也问:“曹统制,你看该当如何?”

  ――――――

  票票!别忘了投票啊!

  【阿菩自制水印:本书首发?bid=10844】

  请收藏:https://m.bi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