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章 重逢_我的繁星海潮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新人里恶名远扬,站在远处一声不吭地盯商稚言。商稚言迅速签了名奔过去,被崔成州一瞪,连忙维持面上的冷静,端起了记者的架子。

  崔成州带商稚言认识会场的人,商稚言奋起十二分精神紧张地问好、握手,把人脸和名字、职务一个个对上号。

  但她还是被崔成州狠狠瞪了一眼:因为忘记带名片。

  等坐到位置上,崔成州松了一口气似的,不经意般说:“也不用记得太清楚,下个月你就到新媒体中心去了。”

  浪潮社是国内著名的综合性媒体,以“创新媒体,关注时代”为宗旨,除了每周发行的《浪潮周刊》纸媒之外,在两微一端上也有很大影响力。社里有五个新闻中心:时政、社会、财经、国际和新媒体,商稚言现在在财经新闻中心轮岗,农业、渔业、水利、经济、科技,每条线都得跑。

  她低声问:“崔老师,我听说你下个月也要调走?”

  崔成州脸色终于缓和,似乎离开财经中心是一件令他十分高兴的事情:“回老本行。”

  商稚言连连点头。崔成州的“老本行”是社会调查记者,隶属社会新闻中心。

  “你高兴什么?”崔成州打量着她,“……你要想去社会新闻中心继续跟我,那无论什么工作,都得认真谨慎些。我的要求是很高的。”

  商稚言又拼命点头。

  她进入浪潮社的目的之一,就是跟着崔成州工作。多年前与崔成州的一段来往,令她对这位前辈深怀敬意。但这种话可不能对崔成州说,崔成州绝对会露出嫌弃表情,嘴角一扯,发出他标志性的嘲笑:年轻人,不要盲目。

  今天的发布会新内容不多,崔成州带她来,主要让她熟悉工作环境和流程,跟其他媒体的记者混个脸熟。主办方准备好了通稿和材料,一一分发到记者手上,就连提问环节也循规蹈矩。商稚言问了两个问题,坐下后立刻疯狂在手机上打字,即时给编辑部发回现场报道。

  最后一个问题是坐在商稚言前方的电台记者提出的:去年科技园区的新月医学科技研究院取得了医疗机器人和携行外骨骼的技术突破,不知能否具体展示说明?

  新月医学的负责人就在台上列席,他欣然应允。用视频介绍了自由度6的脊柱外科手术

  本章未完,请点击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医疗机器人之后,他似乎还意犹未尽,转头冲台下的团队招手。

  很快,一位青年拿着造型古怪的机械走上了台,那似乎是一个机械骨架,

  “携行外骨骼,等于在人类肢体上外装的另一段机械骨头,除了这种上肢外骨骼,还有下肢和全身的。”崔成州对商稚言解释,“新月医学的重头项目,研究好几年了,但突破不大,主要是材料和技术上还落后国外很多年。”

  青年背对众人戴上外骨

  请收藏:https://m.bi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