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百四十七章 斗是要智慧的(三)_官场之高手过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玩下去好了。

  果然不出陈大龙所料,第二天,有下属过来汇报说:

  “陈副市长,经济开发区的安置房小区建设工程根本就没有停工,一直在加班加点建设,连夜里都在开工,周围的一些老百姓因为夜间施工噪音过大,不停的在向环保部门投诉。”

  “是吗?看来经济开发区的领导对市政府拿出的处理意见并没有放在心上啊,既然这样,多说也是无益,不妨就随他去吧。”

  汇报情况的下属听了这话不由愣住了,这话听起来实在是不像陈副市长的性格,他不是一向做事都相当的雷厉风行吗?

  “陈副市长,您的意思是,那么多群众的意见声不断就这么置之不理?”

  “开发区政府的一些领导对市政府的话当成是耳旁风,正所谓县官不如现管,市里雷声再大,人家不执行也还是无济于事,与其整天发号一些没人放在眼里的命令,不妨什么都不说,倒还给自己留几分面子。”

  下属闻言愤愤不平道:

  “陈副市长,那韦光荣也有些太拿大了,这么大的事情,他居然敢明目张胆的跟市政府领导的决议对着干,这样下去,您。”

  陈大龙明白下属接下来的话是什么,伸手做了一个阻止的手势说:

  “放心吧,这件事我心里有数,你先盯着点经济开发区安置房项目的动静,有什么消息及时向我汇报就好。”

  瞧着领导人一副不着急的模样,下属倒也搞不清楚领导到底心里在打什么主意,只能忧心忡忡的转身离去。

  粗瓷茶碗雕不上细花。

  从外人的角度看起来,如果把陈大龙说成一个平常爱思考喜欢谈古论今的斯文人,那么韦光荣则算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粗人一个。

  怎么这么说呢?

  韦光荣从某种角度来说,有一点跟清朝官场红人李鸿章的个性很相似。前清官场,有一种习惯,尤其是统兵大员,长官对属下若太客气,就表示不把他当自家人,而越不礼貌,挨骂越多的,就会越成为红人。

  自李鸿章以来,这种现象几乎成为莫名其妙的惯例,李中堂嘴中“贼娘的好好干去”,便是“慰勉有加”的口头语。(引自高拜石《古春风楼琐计》第三集)如果有谁突然无缘无故挨了上司一顿骂,就会有人来恭贺他,因为这可能是升迁的前兆。

  以韦光荣的阅历自然不可能有当年李中堂那样的政治手腕,但是他在经济开发区赫赫有名的家长制工作作风和一言堂霸道执政风格倒是人尽皆知。

  这种风格类型的领导干部,干起工作来的确是说一不二雷厉风行,真论起政治智慧来,以陈大龙的睿智聪颖绝对可以甩他几条街。

  偏偏韦光荣心里却并不这样想,他甚至多少有些瞧不上对手陈大龙的意思。

  “不就是背地里搞点小动作,想要利用媒体新闻效应抹逼

  请收藏:https://m.bi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