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百三十一章 釜底抽薪(三)_官场之高手过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孙部长手里的这份干部调整名单,都是牛省长亲自拍板的,现在又经王书记点头,在孙部长的心里认为,基本是板上钉钉了,不过是需要从省委常委会上走个程序罢了。.〈〔。c

  令孙部长万万没想到的是,这次的常委会上对干部调整方案的讨论,跟他之前想到的情形,完全不同。

  网络上曾经流传一条名为“官运亨通”的谚语,其中有几句这样写道:你给领导送点钱,摇身一变成科员;上级领导感觉爽,半年提拔当科长;请客送礼努努力,再过一年转处级;若再动脑又动心,就有机会进省厅;走上钱财美色路,可望打动组织部;腐拜贪污真入行,地方提调进中央。

  官场中混的人想要升官提拔出人头地,先得拍着自己的心窝子问一句,你“入行”了吗?很多人可能第一反应是,“拉倒吧!这年头打完苍蝇打老虎,三严三实抓的严,谁有那雄心豹子胆?”

  是啊!历朝历代政府对于惩处官员腐拜往往无所不用其极,比方说,武则天当年鼓励告密雍正皇帝痛下杀手特别是明朝的朱元璋,由于他本人草根出身,从小亲眼目睹数个至亲骨肉被活活饿死,所以他对自己治下的官僚涉嫌**处理手段可谓是心狠手黑,甚至达到了变啊态的程度。

  你只要读读当年明月的《明朝的那些事儿》的第一部足矣,当时的县令,贪污二百兩银子,待遇是剥皮萱草挂在堂上,以儆效尤。这位皇帝非常善于“草菅人命”,一直杀到各地州县,官吏奇缺,致使很多知府县令,披枷戴镣上岗问案,审完犯人后自己再上刑场的,屡见不鲜。

  然而,即便是在如此严苛的政治环境下,贪官污吏,前赴后继,杀不胜杀,明王朝一样也没有逃脱灭亡的命运。╪╪┝┢┢┞.(《。c〔om

  “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古代中国的科举制度,给官僚机构的更替,源源不断地输送新鲜血液。那么它为什么还会出现不可救药的腐拜呢?

  不仅仅在中国,号称民啊主自由的美国也曾经经历过一个所谓的“镀金时代”。从19世纪后半叶到2o世纪初,这一时期,美国的工业产值迅赶英法德等欧洲强国,与此同时社会财富急剧积累,但这个时代恰恰也是美国历史上政治最腐拜的时期,政党分赃官商勾结以权谋私的现象滋生蔓延,最终激起社会强烈的改革要求。

  19o5年,有一名法国人绘制了一幅美国“腐拜地图”,对美国45个州的政治状况进行了区分,结果只有6个州政治清明,13个州属于部分腐拜,25个州完全腐拜。还有学者专门考察了美国1815至1975年间的腐拜现象,描绘了一条“腐拜指数”曲线,显示美国历史上有三段腐拜高期,分别是184o年前

  请收藏:https://m.bi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