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点拨_红楼老太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盐商,盐商逼迫百姓。

  百姓铤而走险,贩卖私盐

  如此,挤占了盐商的市场,盐商的盐卖不出去,自然不再高价购买朝廷的盐引。

  之所以亏空,是私盐挤占了官盐的份额”

  石梅摆手“不是私盐挤占了官盐,是盐商垄断盐业,逼迫百姓吃不起盐,不得不铤而走险,若百姓有平价盐,谁会去冒险

  问题的关键就是如何让百姓不吃私盐,改而吃官盐。”

  林如海“百姓不吃官盐是因为价钱昂贵,食盐昂贵是因为盐商胡乱加价”

  石梅道“那就不给盐商加价的权利,把这个权利收回朝廷所有。

  然后,利用这个权利平抑盐价。只要盐价便宜,老百姓自然会吃官盐,朝廷税收不就起来了”

  林如海颔首“小婿明白岳母之意,可是,官府的盐引盐商不买,一般百姓想买又买不起,平价盐无人肯卖,莫之奈何”

  石梅想起后世最最具特色粮票补票。

  一整匹布百姓买不起,一两尺三无尺,必定买得起。

  小商贩卖不起整匹布,可以卖零头。

  石梅便道“一次十万石买不起,那么一万石,一千石,一百石,十石甚至一石呢”

  林如海十分聪明“岳母是说,把大额盐引小额化,把个人垄断变成朝廷垄断,把一个地域的包窝分化成乡镇村寨,把盐商这一部分中间利润收归朝廷”

  林如海顿时笑了“如此,盐商罢市也不足为惧”

  林如海言罢起身,躬身长揖“多谢岳母赐教,小婿这厢有礼了”

  石梅却道“这个办法可以马上收到盐税,提高盐税几倍甚至十倍。

  但是,却得罪了盐商与江南的官场,甚至朝中重臣。

  所以,这不是你一个六品巡盐御史,能够担待的事情,得以朝廷的名誉去办。

  就如同我们荣府种植番薯,力量有限,得把这个法子贡献给户部,贡献给陛下,让陛下下旨,颁布律令。

  再让有声望有地位的重臣,或者皇子皇孙牵头。

  那时候,纵然你再任巡盐御史,也只是按律行事“

  石梅这建议,是仿照华夏国的土地分包国策。

  土地分包,让人们看到了利润,看到了吃饱肚子的希望,极大地调动百姓的积极性。

  石梅还有一句话没有说出口。

  若是嘉和帝没有这个魄力,不想投入人力物力,只想坐享其成。

  任凭盐商欺压百姓、贪官欺压盐商勒索盐商,变革的条陈最终成空。

  却也并非没有收获。

  至少,林如海可以看清江南官场这水有多深。

  再者,这一扑腾,无论成与不成,嘉和帝与朝廷协调都需要时间。

  这种庞大的机构想要和谐统一,没有个月只怕是不成,弄不好一年半载也过去了。

  那时候,贾敏已经顺利生下孩子。

  而了解了官场险恶的林家母子们,只怕对于贾敏母子的去留也要仔细想一想。

  或者就会接受石梅的建

  请收藏:https://m.bi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