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九章 持续剿匪_民国之热血风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抚大人海涵,除了让自己的幕僚师爷来送礼以外,各地实权人物竟然没有一个人来的。

  和蔡元培商议了一下,决定让顾维钧接手远东大学,因为蔡元培和陈煊暂时是不可能回上海了,而冯如等人随中华电讯的卢健等增援人员以及机械设备一起来黑龙江,并电告蒋方震,一定要做好安保工作,确保冯如等人能够安全到达,如今松花江还没解冻,乘船是不可能了,只能乘坐中东铁路的火车,陈煊也把自己的护卫头目之一的张光远带一个连的精锐派到大连去接船。

  议定以后,陈煊将电报发出,又开始做自己的规划,这个时代黑龙江的各个地名让陈煊一个头比两个大,奇奇怪怪的满语地名让陈煊以外自己是到了国外,于是心里暗自发狠,早晚有一天,把这些地名全部给改掉。

  新军军营的建设会议也邀请了蔡元培和复兴d的高层参加,孙宏业先对这次士兵违反军纪的问题作出了检讨,把这件事补充完整做成材料归档,在陈煊的建议下复制数份发给上海的蒋方震和南洋的孙志恒,要求对军校或者士兵们严加教育并写出心得体会。

  也是这个时候,陈煊正式提出了政委制度,仿效后世的解放军,从连级以上配备指导员或者是政委,政委负责爱国教育、士兵心理建设和后勤等等与军事指挥无关的东西,而军事长官则是负责练兵打仗,其他都都放权给政委指导员。

  同时把参谋制度作为常设部门,部队的新军官基本都会出任这一职位,以便于新人可以快速的熟悉部队的风格和融入集体,又可以为军事长官提供切实有效的建议意见,而且军校学生也有锻炼的地方。

  创办《新军报》,这份报纸由孙宏业的政委负责,各级指导员和政委都是军报的记者以及编辑,新军报属于内部报刊,任何人员不得外泄报刊内容,否则将受到军法严惩,报刊内容以爱国教育和军队建设为主,各级军官将定期对士兵们进行爱国教育以及普及军人职责,同时护卫队的老传统识字教育也不能丢,照样是一个军官合格与否的考核标准。

  有了陈煊的思路,蔡元培也提出《党报》的构想,同时要求在哈尔滨成立一家《东北时报》,扩大复兴党的的影响力,《党报》是内部参考,《东北时报》是面向罗罗大众的,陈煊也拍板同意。

  有了这次被土匪劫粮的教训,孙宏业建议扩军,并向南洋一样实行民兵制度,把老百姓武装起来,这次剿匪行动也出现了伤残的士兵,自然是不会让他们自生自灭的,于是这些士兵就被下放到各个村落担任民兵队长训练民兵,为新军的扩军提供合格的战士。

  出现于是将杜霄从警局调了出来,孙宏业的协整编为新军第一师,按照后世的编制组成师团营

  请收藏:https://m.bi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