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百二十二章 上帝的继承者魏_司礼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但途中遭遇风暴,损失了船队中的另三条船,其后被风暴带着一路北漂,一直漂到了东番海域。

  “东番是谓台湾。”

  魏公公随口说了句,他以为这个称呼尚未出现,当下对台湾的称呼应为“东番”,或“大员”,前世明郑时称东宁,后来才改台湾。

  不想人阮大铖听后却点了点头,没有奇怪的意思。

  因为早在十六年前,朝廷官方就已正式称呼东番为台湾,取意为当地土著有“台窝湾”社。

  有关“台湾”的官方称呼最多的是出现在福建上报朝廷的奏疏和公文上。只是这个称呼时间并不长,民间还是多以“东番”代指台湾。

  科举考试虽以八股为主,但生员在考试之中也常会出现地名,虽然台湾生僻,但一些科举发达地区的士子还是会了解一些的,以备不时之需。否则,你谁敢保证殿试时皇帝不会随心所欲,愣是问准进士们一个他们不了解的事情呢。

  这种事,向来就有成例的,因而,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多读些书,多些见识,不会吃亏。

  阮大铖是富二代,东林三代弟子翘楚,家中和书院都重点培养的精英,于台湾一呼有所了解,自是不奇。

  魏公公问裴光袍,既至东番,为何还来此地的。

  裴光袍说了件事,让公公有些惊讶。

  裴说,他们飘至东番海域时,曾目睹一场由东番当地土著和倭国军队的厮杀,虽然双方人数并不多,但却打的很激烈。因为怕被倭国船只劫杀,裴光袍不敢多留,赶紧让船员转向西进,目的就是为了接近明朝,以求得到明朝官方的帮助。但是因为种种原因,他们方向感掌握极差,以致是想到福建,结果到了浙江来。

  “问他,所见倭国兵马有多少,有无旗号?”魏公公示意阮大铖写,他比较关心裴光袍见到日本侵台这个事。

  阮大铖依言写了问,裴光袍回忆了下,提笔写道倭人船只约摸七八条,兵马不过数百,远见旗号有“岛原”二字。

  “岛原?”

  魏公公表示不清楚,于是问身边的小田,小田也答不知,真田则跟那两个通事启程赴日本“招安”去了。

  这也是公公着手“颠覆”德川政府,进行尊皇讨奸、实现东亚共荣的一个伟大计划。

  招安的目标当然是那位后人称为开台王的颜思齐了。

  眼下,开台王可是日本国有名的反幕英雄,颇具悲剧色彩。

  小田不知,真田不在,难不住公公。

  公公命将大岛由加利、安国寺和山本幸二、兵次郎等军官找来。

  他老人家手下好几百日本籍归化汉官兵,各个军的都有,不可能没有人知道岛原是哪家的。

  除非,这家是德川当政后才崛起的,要不然肯定有根可究。

  果然,有人知道。

  “岛原家是江户时代肥前有马氏,又叫日野江番,后改称岛原番

  请收藏:https://m.bi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