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一十四章 诛孔_司礼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然向清廷进了一份奏稿。

  这份奏稿名为《上剃头奏稿》。

  在这份奏稿上,孔胤植高兴的告诉清廷,自接到剃发的圣谕后,他就齐集府众人,恭设香案,宣读圣谕,然后由他领头,圣裔们挨个排队,欢欢喜喜的剃去了汉人丑陋的发饰。剃完头后,孔胤植由衷的向清廷表示,新朝雅政真是让他激动又欢喜。他相信,在他的表率下,故明士子百姓必将齐颂新朝雅政!

  《上剃头奏稿》到达北京时,江南的嘉定、松江、江阴、昆山、太仓等地,成千上万的士人和民众正以血肉之躯,扶老携幼,与那清兵作殊死斗争。

  八十日带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

  十万人同心死义,留大明三百里江山!

  汉人为保护他们的头发和服装,所表现出的悲愤和勇气是天地之间最为浩然的正气!

  无数人为了衣冠惨死在清兵刀下,自甲申年清兵入关,上亿汉人倒在血泊之中。

  他们在坚持心中的道义。

  这道义,是先圣教诲。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

  这个时候,作为圣裔的孔胤植所作所为已然不能用区区先家后国为之辩解了,他不仅仅是背叛他的同胞,而是在深深的捅他同胞一刀,其性质极度恶劣。

  一定程度上,伪清能够入主华夏,曲阜孔府至少出了两成力。

  道统与教化,远比刀剑更可怕。

  信仰,也是这世间无与伦比的力量。

  孔家,正是华夏信仰的源泉。

  当这源泉背叛了他的信众时,所带来的冲击是无法想象的。

  魏公公要诛孔胤植,正是因为此。

  有了孔胤植这个祖宗做表率,孔家后代是一代不如一代。

  无耻,奴相,充斥整个曲阜孔府。

  良臣前世的民国时代,孔胤植子孙们继续上演着荒唐可笑的戏码。

  1915年12月袁世凯宣布恢复帝制,次年即为“洪宪”元年。

  时任胤圣公孔令贻立即电文袁世凯恭贺,欢欣之色溢于言表。短短十多天里,袁世凯四次召见孔令贻,并封其为“郡王”。

  曲阜孔家余众知道这事后,立即由一族兄给孔令贻写信,信中,该族兄喜形于色地写道:“新帝待遇优隆,迭膺荣典,超越前代。……我邑自我弟晋封王爵,族中亲友,人人欢欣鼓舞,屡向兄讨要喜酒吃。”

  可惜,袁世凯称帝闹剧仅八十多天就黯然收场,胤圣公的“郡王”梦随之破灭。

  按理,孔家应该收心了,大势共和,岂还有帝制之美梦,岂还有郡王之美梦。

  然而,叫人大跌眼界的是,一年多后,“辫帅”张勋率兵入京,解散国会,拥戴溥仪复辟。

  孔府圣裔们听到这消息,那是眉开眼笑啊,急忙给张勋致电敬贺,称“日月重光,毅力殊猷,普天同庆”云云。

  孔家的郡王美梦还在做着呢。

  这场闹剧更短命,只十来天就

  请收藏:https://m.bi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