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八十三章 恭请皇爷校阅大明海军疏_司礼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练人,而不给这些营头正式的官制,明确上下体系?

  原因不是因为魏公公跟皇爷、刘督公那讨不到正式官防官凭,而是在于魏公公看到了将来。

  他不可能真的按照当初的许诺,大肆封赏那些拉人头的家伙们。

  且不说这些人有没有能力,单从他们拉来的人只听他们这一点,就注定魏公公必然要撕下虚伪的面具,在某个时间点将他们靠边站。

  兵是他魏公公的兵,可不是大小主任们的。

  他魏公公指着这魏家军将来力挽狂澜呢,哪能轻易就变成又一支关宁军呢。

  但是,就这么直接耍赖,肯定也是不行的。

  你魏公公给自己的亲兵营定个忠、信、智,结果轮到自己做事,先把个“信”给毁了,还如何带兵?

  这招兵又不是一锤子买卖的事,往后你魏公公要不要补充兵源了?还要不要常回家看看了?

  那家乡父老指着你脊梁骨骂你没义气,不讲信用,你魏公公心里真能做到君子坦荡荡。

  肯定不行!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魏公公有点逼数。

  两世为人,也不是白活的。

  手段无非两个,一是政工和军事并立,二就是明升实降,大高帽子戴着,好话说着,银钱拿着,但就是个参事不管事。

  解决了这个最致命的问题,才能既确保子弟们对他魏公公无限忠诚,又能杜绝将来尾大不掉的麻烦。

  具体采用哪个,魏公公倒没正式决定,也不急着把整编方案弄出来。

  他在等军装。

  佛要金装,人要衣装。

  军队首先要有个样,别看现在穿的五花八门,像个群众集会似的,真要是把军装往身上一套,立时就有严肃和庄重感。

  军装就是制度,古来今往,制服这东西是最容易出集体感,也是最容易出权威的。

  要说在军装这块,魏公公是用了心的。虽是让郑铎去和京城大小制衣坊接触,但从军服的设计到布料选用,配饰上,都是他老人家亲自拍板的。

  军装定制的是两式,分冬装和夏装。

  这冬装其实也不叫冬装,具体说其实是春秋装。

  为何不直接定制棉衣,是因为魏公公考虑到在未来三五年内,他和部下们的主要活动区域在南方。

  虽说现在大明受小冰河天气影响,气温相对较低,但在南方大体还是没有什么明显变化的。

  因此,不能纯以棉衣为主制冬装,要不然,很可能会热死。

  军装的颜色以红为主,红也是明军服制的主要基色。

  大明是火德,以红为主是开国时就定下的基色。

  有可能这红色也是红巾军传承下来的。

  毕竟,太祖皇帝是传承自“手持钢刀九十九,杀尽胡儿方罢手”的红巾军。

  式样上,魏公公没有自作聪明的采纳前世军队服饰,而是老实的引用了当今明军的服装的主要特点,除了衣领和袖子做了些许改动,于衣饰

  请收藏:https://m.bi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