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三十六章 魏公公海上浪荡战(中)_司礼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公公琢磨有这可能,秋安那家伙敢伪造国书帮自己脱身,便敢进一步行动坐实此事。

  “如果这股倭寇真是秋安所派,道友认为他们有多少人?”魏公公比较关心这一点。

  “回主公大人,村山其人志大才疏,有勇无谋,做事瞻前顾后,凡事都为自己留有余地,因而小人认为他不可能将舰队全部带出,顶多就是派出几百人而矣。”

  明石更称,如果在长乐沿海骚扰的倭寇真是秋安部,那么带兵的人一定是秋安的得力助手浪人桃烟门。那家伙原是岛原藩的人,后来主动投靠幕府,是个让人不耻的存在。

  “你们怎么看?”

  公公已经习惯在做决定前先征询一下部下的意思,这是贤寺的典型表现。

  施德政认为如果那股倭寇真的是秋安部的一支偏师,那不必劳动联合舰队北上,只需派上几艘战船,七八百精锐前往围剿就是。

  “倭寇最后出现的地方是东沙海域,此处海域暗礁众多,倭寇不识水形的话很容易触礁,一旦触礁便无法转移,我军只需派一支精兵围住他们,用不了半个月,倭寇必不战自溃。”

  沈有容不愧是海上行家,几句话就把那股倭寇的真实情况分析出来。

  侯安之从前去过东沙一带,自是认同沈有容的分析,但他身为福建水师提督,守土抗敌有责,因而建议由他率部前往东沙。联合舰队主力则依原计划开赴台湾,若是他这边有变故,联合舰队再派战船增援便是。

  “登陆台湾是我三方头等大事,万不能有变!”

  魏公公以大局为重,拍板敲定由施德政、沈有容、侯安之三人率舰队主力登陆台湾,而他本人则率部北上围剿那股倭寇。

  “公公乃提督太监,负监军之责,如何能以身犯险?”

  施德政三人急忙劝阻,对付一支可能只有几百人的倭寇,哪里需要监军太监亲自上阵呢。侯安之表示还是由他带兵前去的好。

  “哎,大局为重,区区小股倭寇,哪里需要副司令长官出马,就咱家去好了!嘿,反正你们三位都是海上的行家,咱家跟着你们也发挥不了作用,不如做些扫头尾的事咧。”

  公公不由分说,执意亲自带兵剿寇。

  施德政三人你看我,我看你,想道那股倭寇人数不会太多,又有五成可能触礁,魏公公带兵去打便是赢不了,也谈不上什么凶险,便不再劝阻,各自去准备明日出海登陆台湾之事。

  当天下午,魏公公迫不及待的上了座舰东亚号,传令他老人家要北上剿倭。

  只是,公公带着北上的官兵似乎有点多。除公公的亲卫营500余外,又有步兵第一联队3000余官兵,炮兵联队的一个大队,海军方面是主力战船60余艘,官兵2000余,合计总兵力近七千,足足占了中左所联军总兵力的四分之一多。

  船队扬帆出海时,那真是浩浩荡荡,把岸上闻讯赶到的施德政他们看的目瞪口呆。

  东亚号上,公公一袭飞鱼服傲然屹立船头,脖间大金链子在阳光的映射下闪闪发光。

  笑话咧,送上门的功劳咱家不要是要天打雷劈滴!

  不知对方底细还好,知道对方顶多是村山秋安派出的一支人数不过几百的偏师,公公没理由不借此扬名啊。

  他老人家可是最擅长以多欺少,以强欺弱的。

  信心方面,那是足的不能再足!

  没见公公连《皇明日报》的葛三郎都叫了过来么,听说葛三郎是奉命编写一本《魏公擒倭记》的话本小说,好在东南地区发售。

  这真是万事俱备,就差倭头了。

  请收藏:https://m.bi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