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51章 民族振兴充满艰辛_晚清神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闲聊之中黄有声讲起票号的规矩,也让新加入的李经义和载滢对银行业有了初步概念。

  对银行业來讲首先是选人,就是招收学徒,一般都是以同乡为最佳,请进來银行以招收安徽合‘肥’人为主,重要岗位都是合‘肥’人,还有一部分黄有声从老家杭州挖來的浙江人。防盗设施自不必说,李国楼是捕快出身,请进來银行的装潢、布局都借鉴了国外银行的特点,比过去的钱庄更突显人‘性’化一点。比如客户和收银员之间的高度,不再是比客户的地板高出一个头,有种高高在上的感觉,而是以平等的视角和客户说话,做银两‘交’易。大厅‘交’易也以明亮宽敞为主,感觉上是在做光明正大的生意。

  此时的大商人注重**,喜欢‘私’底下做‘交’易,请进來银行也设置了几处大小不一的会客室,保护商人的正当需求。

  而银行的学徒先要练习“坐功”,从票号传袭下來的规矩,对每一名学徒,包括经理要求严格,近乎于苛刻。比如上來三个月不许离开请进來银行住所,不许喝‘花’酒,不许**,不许拆借高利贷。整日呆在银行里练习算银票、包银锭、串铜钱。耐得住枯燥乏味的学徒,才能够被正式聘用。

  因为行业关系,票号业充满神秘的‘色’彩,外人不知如何‘操’作,银票纸张的制作以及暗记都秘而不宣。故此从明朝开始至大清朝几百年的中国历史中,都是大商人踏入这个行业,国家尚未对这个行业进行过统一规划,官员和商人在“票号业”里相互勾结,互为依托,共同致富,各地票号都是这个特‘性’。但因为权势所限,各地的票号和钱庄,只能安于一隅,沒有一家可以开遍大清各地。票号以及外国银行规定,借贷利息每月不得超过三分,利息须按月计算。过月几天,也加计一分。

  从黄有声口中得知,票号的所有流程,主要风险在于出现呆账,也称死账。若是死账一多,资金周转不灵,就有破产的危险。

  由于王公大臣和地方官吏纷纷靠做乌纱生意暴富,就是纳捐卖官帽,但其中有不少人是靠借债购买的。借款的方式很多,有的向‘私’人借,有的向票号、钱庄借贷,他们再收回成本和利息。借款的利息很高,往往要加倍偿付。其中也存在很大风险,很多时候,票号、钱庄依照官帽大小借贷,甚至是超支借贷,收不回成本。还有就是资不抵债,借出去的钱,商家破产,而引起死账。另外还有债主突然死亡或潜逃而引起的财产纠纷,也会‘波’及票号、钱庄借贷生意。

  此时在大清流通一种“庄票”,以信用卓著,在市面流通,如同现金,为中外贸易双方所认可,被外商称作“在贸易中非常有价值的中国金融文件

  请收藏:https://m.bi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