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56章 同乡的情谊长存_晚清神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朱定河咕噜道:“假洋鬼子,不是老婆不嘛,同学们有需要,我就请了一回客,不要谈这种风花雪月事,你來有什么好处带给我们啊。”心里想我要是像你一样年轻英俊,妓女都肯倒贴。

  李国楼瞥眼道:“就是來看看你们干嘛,看得我气死了,反正你们跑宝芝房比我跑得还勤,我和你们说清楚,等放榜了两清,别來找我!”

  吃白食也有个度,四月放榜以后,李国楼不让五名同乡学子吃白食了。

  “嘿嘿嘿嘿。”五名学子,有些不好意思挠头,读书人都要面子,但一想到美食,一呼百应憋不住去宝芝房吃饭,当然都是记账,就算有钱也不会还,不公平嘛,五名学子吃饭,谁付账呢。

  “假洋鬼子,你不是说我会高中嘛,到时我请客。”朱定河门槛贼精,沒有说付欠账,而是说金榜題名时要风光一回。

  “经文都背出來了吗。”李国楼拿起桌子上一本《诗经》,像老师一样准备考一下朱定河。

  科考分三天,有一天就是考经文,怎么考试,就是填空題,一段耳熟能详经文,缺了几行让考生填空,这就是死记硬背功夫,沒有其他招数,从隋代开始科考,延续到大清朝,中间只有元朝停办过几十年,这也是文人说元代为什么气数短缘故,一个王朝沒有文人支持是长久不了,所以进士有超强记忆能力,特别是这些汉人,沒有取巧花招,华山一条路,硬是从考场上杀出來。

  “背出來了。”朱定河挺胸凸肚,第一个大声叫道。

  “给我默写第三首《卷耳》,一字不差我就请客,奉上赏银,错人呆会馆里吃萝卜干。”李国楼拿起诗经翻看,开篇第三首还默写错误话,这辈子就别想做进士了。

  “好嘞。”五名学子明白李国楼良苦用心,是要请他们吃饭,纷纷坐下磨墨,摊开宣纸书写《诗经·卷耳》。

  经文: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陟彼崔嵬,我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陟彼砠矣,我马瘏矣,我仆痡矣,云何吁矣。

  李国楼踱步看着五名学子书写,叫道:“错别字不许写啊,别和我说通假字,书上怎么写就怎么写!”

  李国楼看着书上文字,摇摇头叹气,好几个字,看到了知道怎么读,他也只会背,不会写,怪字让人防不胜防,平时都不用文字,五经里出现。

  李国楼探头一瞅,叹道:“曹克行,你还是回家卖红薯去吧,岁数一大把了,还是把机会让给年轻人吧!”

  “嗤嗤嗤嗤。”另外四名学子发出嗤笑声,有人注定是过眼云烟,再坚持也沒有成功希望。

  曹克行毛笔一扔,脸不红心不跳,大言不惭说:“我就是喜欢写通假字,这毛病改不了,国楼贤弟

  请收藏:https://m.bi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