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六十一章 卫举人的决断_明帝国的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卫举人的家在遵化县城东。这年头就算是盛世,山中的盗贼也是有的。卫举人选择住在城中。

  这栋占地十几亩的府邸是卫孚中举人之后扩建、翻修的,所谓改换门庭是也。

  卫孚从正房大院里出来,穿过甬道,到前厅中。

  此时他的两个舅兄,还有几名晚辈正坐在一起闲聊。腊月节刚过,遵化这里到处都是年味。舅兄们带着晚辈过来给他送年礼。算是一次日常的拜访。

  卫孚三十二岁的年纪,穿着白色儒衫,手里拿着折扇,走进来,众人纷纷起身问好,他团团的拱手回礼,歉然的道:“我来迟了,让诸位久候。魏伯上酒菜。”

  卫家的仆人们送来酒菜。花厅中顿时在飘起菜肴的香气,在冬夜里热气腾腾。

  卫孚的妻子在吴家中排第二。两个舅兄一个是兄长,一个是弟弟。畅饮片刻后,吴小舅喝着酒,略带些得意的道:“姐夫,你往常叫我们安分守己。可是如今这世道啊,只有胆大才能出人头地。”

  卫孚在遵化县中几近名流,年节之时迎来送往颇多,他最近精力都在官场上,倒没留意妻子娘家的情况,不动声色的道:“哦?”

  吴小舅自得的一笑,道:“我和大哥两人运了一些粮食、酒水、草药到兴州镇去贩卖,又带一些胡姬、牛羊回来转卖,这一趟下来赚了800两银子。

  你说,若是在乡里老实种地哪有这等机遇?”

  以明代的生活水平,一个乡中的百姓在两个月内能赚到800两银子。这真的算是人生巨大的跨越。

  京师附近一亩好地也不过8两银子啊。这笔银子全部拿来在遵化县买地,立即可以晋升为“殷实”之家。

  吴大舅笑呵呵的道:“还有些倒卖废布、帐篷等零碎的赚头。我索性就在兴州府宽城镇那里买了几十亩地,准备年后去那里做生意。那地方发现了金矿,日后肯定能发展起来。”

  这话看似述说,实则吴家兄弟俩带着炫耀之意。几名子侄辈七嘴八舌的说起这两个月在燕山山脉中的见闻。

  卫孚一个举人,涵养还是不错的,并没有和两个内兄生气,举杯道:“那我在此先祝贺大哥和三弟明年生意兴隆。”

  吴小舅咧嘴一笑,道:“姐夫,你在这遵化县中人面熟,要不要入一股?赚的钱就有你一份。不必你坐着吃那点租子强?搞的我姐跟你这么些年,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这话就有点过分,甚至是得寸进尺。

  卫孚心中怒火一闪,将酒杯放下来,道:“不必了。我年后要去开平中屯卫任职。”

  这话一出,满桌子都安静下来。

  吴小舅顿时脸色有点讪讪的。这年头,官本位的思想深入人心。

  吴大舅愣一下,身体微微前倾,赔笑着道:“妹夫,你去开平卫担任什么职务?”

  遵化县和开平中屯卫都属于永平

  请收藏:https://m.bi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