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八十八章 自然增加_明帝国的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司礼监掌印太监陈宽站在弘治皇帝的侧后方,看着暖阁里的大臣们“龙争虎斗”。

  这在弘治年间,他见得多了。

  现在可谓是,一波未平一波又启。

  张昭不知道因何缘故说动天子召集群臣议事。会议刚开始,其政敌兵部尚书刘大夏就出头反对。

  而等张昭借助吏部尚书马文升的帮助,把事情继续推进时,现在又引来阁臣谢大学士的反对。

  “呵呵,到底还是太年轻啊。连朝堂诸公的喜好、政治观点都没有搞清楚就想着借天子之势捞取好处。何其之幼稚!”

  陈宽心里点评了一句。

  首先,张昭有个问题没搞清楚。当今首辅刘健刘大学士认为:如今国家财政困难之原因在于斋醮、织价、冗官、营造之浪费。

  所以,张昭在数月之前想要推动国子监改革,被压下去。岂只有张皇后的缘故?

  现在一样如此。

  吏部尚书马文升何等份量?他都已经表态同意张昭的做法。但谢大学士还是要反对。难道仅仅只是因为谢大学士和张昭之间的心结?

  关键还在于刘阁老啊!

  增设警察局,是不是会搞出一批冗官来?张昭还异想天开的搞考试录取“衙役”。

  其次,张昭的目的。

  张昭方才猛烈的开火,喷的兵部尚书刘大夏都不得不“乞骸骨”。真没想到这小子撕破脸,骂人还很有天赋的。

  至于,礼部尚书张升,那纯粹此刻暖阁中水平最不行的一批人。不值得听他的话。

  张昭的目的,在方才和天子奏对的一番话中说的明白。其一,成立警察局,美食镇那边的治安就明确由朝廷管辖。

  相比于当前而言,美食镇再出任何问题,他都是没有责任的。而且,他不必再花大量的银钱在治安上。归朝廷出嘛。

  其二,张昭似乎想要搞一批人去开平中屯卫去挖矿。

  但是,对张昭这两个目的,他只想说:你想的真是美。

  …

  …

  弘治皇帝不急于表态。果然,张昭立即高声道:“下官以为谢阁老所言不妥。”

  谢迁侧过身来,似笑非笑的看张昭一眼。

  你就闹吧,本官胜券在握。

  张昭这小子以为有圣眷就可以在朝堂上为所欲为。但是,大明朝可不是天子的“一言堂”!

  张昭道:“谢阁老,整个京师以京城周围四十里为界限,人口已经接近三百万人。这样的人口数量拥挤在这样狭小的区域当中,势必会滋生各种问题。

  下官再重申一遍,请谢阁老执政为民,不要搞懒政、怠政。不能因为组建警察局会涉及到多个部门,牵扯到利益分配,就有畏难的情绪,不愿意做事。

  那和“泥塑六尚书”有何区别?

  五城兵马司原本就是:责京城巡捕盗贼,疏理街道沟渠及囚犯、火禁之事。境内有游民、奸民则逮治。若车驾亲郊,则率夫里供事。

  现在,要治理如

  请收藏:https://m.bi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