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五十五章 竞争不过_明帝国的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变得不好看。这就意味着真理报在舆论上的声音突然大了一倍!他们的谋划怕不是要完蛋。

  朱凤脸上的笑容消失,把茶杯搁着,表情沉重,“张主编,真理报这是不计成本提高发行量。咱们的报纸一日一期,最多能印刷多少份?”

  张名尹叹口气,介绍道:“朱二爷,现在报纸是一日一期,这就决定印刷时间最长就是晚上十个小时。论道报全力以赴,印刷量估计能提高到五千份。”

  朱凤右手砸在左手掌心,道:“那就印。”他不怕亏本花钱。

  张名尹摇摇头,“比不过的。我来之前派人去真理报社打听过消息,真理报用的印刷机。只要张昭愿意,他明天就能印两万份出来。而且,我们印刷五千份报纸出来,未必竞争得过他们。真理报本来就比我们卖得好。”

  朱凤的心气一下子给搞没。

  余籍余老夫子这会矜持的表情消失,皱着眉头。理解着他听到的消息。

  第一,真理报不计成本,提高印刷数量,且都发行出去,说话声音大。

  第二,论道报竞争不过真理报。

  那现在怎么办?

  余籍的心情顿时变得非常糟糕。他来京师才爽了两天吧?

  …

  …

  徐光祚等人并不甘心失败,第二天紧跟着真理报加大印刷量,但是并没有销售出去。

  同时,张昭搞出一个新的奖励活动,在各衙门、街市聚集处、坊中招募读报人。只要肯在人群聚集的地方读报给不识字的人听,每天的真理报都是免费,外加五十文钱一天的工钱。

  真理报上的论调很快就压过论道报。

  在论道报上用笔名“苦竹”发表文章的作者,被骂得狗血淋头。这不仅仅是报纸上骂,街头巷尾的百姓都在议论、痛骂。

  这是很正常的。你讲天朝上国的气度,把东西大把的赏赐给小国,这百姓能理解得了才怪。国库的银子不都是我们交的?崽卖爷田不心疼啊!

  而张昭逮着鞑靼人猛揍,逼迫他们签订有利于大明的互市条件,这能有错?

  张昭的白话文水平并不见得多高。白话文也是讲写作技巧的嘛!这从大家的高考语文作文评分就可以判断的出来。但是他写的白话文,很有利于传播啊。

  那些读报人读一读,大把的民众能听懂。之乎者也的扯一通,鬼听。

  六月十日,经过数日的磋商、谈判,鞑靼使臣决定和大明签署互市的协议。其中包括承诺缴纳商税。

  宣府作为互市的试点,一改常态,准备在长城外建立一座贸易城市。这种城市的建设费用,将由明朝出。

  “伯爷,请留步。”

  负责谈判的博尔哈在礼部门口,恭敬的行礼,带着使团告辞离开。他们明天将在大朝会上得到加盖宝玺的契约,并带回草原。

  这段时间,和礼部谈判的是博尔哈。王子图鲁都缩在南城礼部的驿馆中。

  张昭点点头,目送走博尔哈,转身邀请道:“诸位,我们去棋盘街中喝一杯,算做庆祝。”

  焦芳笑呵呵的道:“伯爷,久闻美食镇中知行酒楼有四大名菜,要预约才能尝得到。择日不如撞日。不如伯爷请我们去尝尝。顺便为伯爷贺喜论战大胜。”

  奏章刚刚已经派人送往内阁,不会耽搁。至于说中午喝酒,下午翘班,这对他们这些人来说,这是个事吗?

  谈判结束,王华、柳渊几人都是心情愉快,纷纷笑着附和。京中舆论风潮如今已转变,基本都在骂那种“让利”的论调。

  张昭笑道:“那就去美食镇。”一起坐马车,横穿棋盘街,准备前往城东的美食街。

  棋盘街这里是商贸繁华之地,透明的单向玻璃还能看到一名读报人正在茶铺处摇头晃脑的讲解。一帮闲得无聊的百姓聚拢在他四周。隐约听到声音传来。

  “论道报吃里扒外,为鞑子说话。”

  “苦竹傻逼。”

  王华禁不住摇头,“这些市井之言,略显粗鄙。”

  张昭微微一笑。据悉,“苦竹”就是余夫子。

  请收藏:https://m.bi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