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哄我_大理寺卿的小锦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卫珩对阮秋色倒真有几分刮目相看。

  他原以为阮秋色是被人骗去伪制了什么珍奇古物,为此还特地翻了卷宗,了解了一番近年来有哪些造假团伙流窜在外。

  却没想到她是去制钞,而且是制金氏银号的伪·钞。

  说起这金氏银号,也算是个传奇。两百多年前,圣祖皇帝开国一战,历时整三年。一个个城池攻占下去,所到之处皆是焦土遍地,流民失所。唯有遍布全国的金氏银号,不知用了什么手段斡旋,竟出人意料地得以保全。

  等到战事结束,新朝伊始,金氏银号发出通告,各地商户百姓,只要持着前朝的存银票据,皆可去银庄兑换现银。若再存入,不仅不需缴纳保管费,还可按月领取息钱。

  能从连天战火之下保全客人的资产,确实是令人惊叹的本事;再加上息钱的诱惑,举国上下热情响应,一时间存银的百姓几乎要踏破了金氏的门槛。

  金氏又接着提出用纸钞替代银钱。以往的银票,不过是商户存款的凭据,几乎无法在市面上流通,而金氏新出的这种银票,直接印上了大小面额,可以直接进行支付。

  纸钞换来了百姓手里更多的存银,而新朝空虚的国库,也正是因为这批存银得以充实;百废待兴的国家,以最快的速度走上了正轨。

  自此,金氏成了名副其实的皇商。他们的银票饰以精美繁复的龙纹,这是圣祖皇帝亲赐的恩典,也是来自皇家的威慑——伪制金氏银票者,罪同大不敬,处斩立决。

  “这个罪名是不是很严重啊……”

  阮秋色看着卫珩微蹙的眉心,心跳得忐忐忑忑。

  她听人说过,私制伪·钞是要杀头的。只是两百年来,敢这样做的人少之又少,一来是因为处罚严厉,二来是因为,制作银票的纸墨均为特制,上面印制的龙纹又复杂到了极点,仿造的难度着实巨大。

  所以,当那“朱门”中的秦先生,也就是那位穿白袍的中年男子,将他们从前制好的假银票摆在她面前时,阮秋色一看便知,这正是出自阮清池的手笔。

  普天之下,眼睛能看到那样细微之处,下笔又精准到那个地步的,从前只有阮清池。而在阮清池之后,他们也只能找上了她。

  卫珩却没回答她的问题,只是若有所思地问道:“这么说,那烟罗也是这‘朱门’里的人?她也参与了这伪造银票的事?”

  阮秋色想了想,很确定地摇了摇头。

  “我方才说过,朱门里有几个分支,分别做着不同的生意,”她回想着那几日听到过的信息,“他们之间是竞争的关系,从不在对方的地盘里活动。秦先生他们的地盘是在中部几个州府,至于青州,应该算是‘东边’吧……”

  “东边?”卫珩重复道。

  青州地处东极没错,可阮秋色说出那句“东边”的口气,不像

  请收藏:https://m.bi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