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九十七章 尊文轻武(求订阅!)_水浒逐鹿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法自然是没问题,打仗,这不是在开玩笑嘛。

  可这样的任命还真就形成事实了,而且郑知常还像模像样的穿了一套盔甲来就职了。

  今年已经近六十岁的吴延宠真为高丽感到悲哀,党争竟然争到了视国战为儿戏的地步,你就算派一个文臣来担任正元帅也派韩安仁那样知道轻重有担当的文臣,弄一个喜好老庄的年轻后生来干嘛,在战争上念经吗?

  可李资谦他们外戚系就是不给韩安仁他们保皇系出头的机会,为此甚至不惜把这个馅饼丢给西京两班,而这郑知常又在最恰的时机发表了一番慷慨激昂的报国陈词,结果就捡到了这么大的一个馅饼。

  面对这种情况,老将吴延宠也没有办法。

  首先,高丽尊文武轻,武臣在高丽根本没有话语权。

  其次,曷懒甸之战后期,女真派能征贯战的塞斡率兵前往曷懒甸解救危机,塞斡领导的女真军与高丽军在曷懒甸展开一年多的争夺战,虽又方互有胜败,但高丽军败多胜少,消耗特别大,高丽的交通线和通讯网常为设伏的女真军抄掠,在一次关键战役,高丽派他率军援救吉州,于公睑岭附近被女真军遮路掩击,进而全军溃败,将卒投甲散入,诸城陷没,死伤不可胜数,自那以后,高丽军不堪再战,只能被迫求和,他成了高丽的罪人被一撸到底,在这种情况下,他还能有领兵的机会已属不易,怎么还敢再多言?

  其实高丽朝廷之所以如同儿戏一般派郑知常来担任正元帅,是因为他们有底:

  一来,派郑知常这个文臣来担任正元帅只是不想坏了文尊武轻的规矩,并不是真让郑知常来率军打仗,打仗的事自然有百战宿将吴延宠老将军来。

  也就是说,他们派郑知常这个大诗人、大画家来,就是让他来采采风找找灵感的,最好能作几首可以流传千古的名诗或是画几幅能流传千古的画来。

  二来,高丽上下一致认为,这次必须要以泰山压顶之势一击粉碎耽罗郡上的日本人,让他们再也不敢窥视大高丽的领土。

  基于这个战略目标,他们将京军的主力左右卫和兴威卫全都派了出来,共保胜十七领、精勇八领。

  另外又派了二十领望军保胜和五领望军精勇。

  再加上七千水军。

  直接换算成数字就是,步军两万九千人,马军一万一千人,水军七千人。

  另外吴延宠又要了一万奴婢担任民夫。

  共计:高丽这次一共派了五万七千人参战。

  将耽罗郡上的成年男人加到一起怕是都没有这么多人。

  三来,高丽上下一至推断,耽罗郡上的日本驻军不会太多,应该不会超过一万。

  他们这么推断是有依据的,耽罗郡大概有民十几万,二十抽一为兵就已经不少了,再多,对耽罗郡而言根本无法负担。

  如果民兵比真超过二十比一,那么必将从日本源源不断的往耽罗郡运送粮草辎重。

  耽罗郡离日本虽然不算远,但要想保证这种量的运输,必定是一个很沉重的负担,可以说是得不偿失。

  当然了,也不排除日本临时增兵的可能。

  为防止日本临时增兵,在吴延宠的主张下,郑知常和吴延宠用最短时间将开京附近的民船调集到一起,然后率领近六万大军向耽罗郡杀去……

  ……

  请收藏:https://m.bi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