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二十七章_华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狸又在出什么幺蛾子。

  建恒帝扫了一眼眼前的首辅与次辅,眸中带有几分深意地看向严惟章道:“严阁老这番话大义的让朕也反驳不得了。”

  严惟章闻言连忙惶恐地拱手道:“微臣不敢,陛下抬举了。”

  建恒帝摆了摆手,随即道:“起来吧。”

  待严惟章缓缓起身时,建恒帝环看众人一眼,随即语中渐渐变得认真和肃然。

  “若论对关外军务的了解,非他二人莫属了,严阁老既是像朕推举了,你们可还有旁的意见?”

  皇帝已然将话说到这里,若是再有意见,那分明就是没眼色了,因而众人连丝毫也未有,便躬身道:“微臣附议。”

  “好。”

  皇帝声音分外沉定,随即侧首看向一旁的冯唯道:“拟旨,封顾敬明为镇朔将军,兼任宣大总督,另封顾子涵为山西总兵,命其二人火速赶往宣府坐镇,对抗鞑靼。”

  此话一出,众人皆是在意料之内,却又在意料之外,虽知道此次举荐,必会升任,可未想到皇帝竟是给出了如此让人眼热的兵权与地位。

  顾子涵年纪轻轻便坐上了山西总兵之位,而顾敬明更是成了宣大总督,闻其名便知,宣大总督乃是掌管宣府与大同,宣府与大同正属于当朝九边重镇,而大同更是这九边重镇之首,顾敬明坐上这个位置,便能凌驾于各级总兵之上,上面也唯有一个兵部尚书压着罢了。

  此次出征,顾家上下,是真的风光无限,再也无法阻挡了。

  可见,到底是亲家,尤其还是东宫的亲家,皇帝这心就禁不住地朝过偏了。

  可即便这样想,他们也不得不服,谁让他们府里出不了个能打仗的。

  “奴婢遵旨。”

  听得冯唯的应声,众人这才回过神来,建恒帝转而看向下面,扫到众人变化的神色,唇角淡淡一动,当看到严惟章与顾正德彼此淡然的模样时,眼中微微一抬,随即又出声道:“此番是大战,兵家之事上不能只有一人之言,你们倒是再说说,这副总兵之位,何人能担当?”

  副总兵,说重不重,说轻却也不轻,毕竟总兵与都督决策,却也要副总兵适当提出建议才行,从前没少有身为副总兵的无能,明知上级决策有误置若罔闻,最终酿成延误军机的大错。但也有副总兵与上级不合,导致战败的,因而这副总兵非但要有过人的判断力,还要有与上级沟通的能力,如此的人,说起来也需要一个有着足够的军事经验之人。

  “微臣以为,礼部侍郎郑大人堪当此任。”

  听到谭吾贞铿锵有力的声音,众人都猛然想起来一般,这个位置,当真非礼部侍郎郑文莫属。

  此刻站在人群之中,原本垂首默然的郑文听到此话心中猛地一动,掩在袖笼下的手不由紧紧一捏,没有人知道,他等待这一刻已经有多久了。

  郑文,若看名字,更像个文弱书生,而郑文的确是书生,却并不文弱。当今三十五年的庶吉士,三十八年授翰林院检讨,后又辗转任翰林院侍讲学士,如今又升任礼部侍郎兼任内阁学。

  这听起来更像是一个文臣的发家史,可郑文偏偏从前跟随着南下平定叛乱之时展现了其非凡的军事能力,一个聪明的文人又善兵家之血,不可不谓能人。

  而郑文,正是他们文臣之中的那个能人。

  建恒帝的目光静静落在那个原本并不起眼的郑文身上,平静的眸光中渐渐泛起几分欣然。

  “孟仲当为此任。”

  孟仲乃是郑文的字,皇帝如此称呼,一切似乎都无需再宣之于口了。

  这一刻的郑文静静地走出来,语中说着感激之语,心中的豪情与壮志却是世人都无法理解的。

  他终于等到这一天了。

  请收藏:https://m.bi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