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99 折个中吧】_明鹿鼎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除了英国公张维贤,大明估计没有几个人敢这么对皇帝话了,因为皇帝已经明确了,至少要九百万两纹银。

  违反皇帝的意愿,那就等同于抗旨不遵啊。

  “英国公,我知道你体恤韦爱卿,但银子还怕多吗?海防总督衙门的九百万两是他们的份额,别的衙门上缴的银子,是别的衙门的份额,银子越多越好。”朱由校道。

  魏忠贤闻言大喜,暗赞皇帝长大了,会话了,这话,正好切中要害!

  本来魏忠贤接连错失了之前的策略,想让韦宝继续在正三品的位置上暂领海防总督衙门,想把山东、登莱和沧州府,以及数万登莱步军都划出去的计划落空。

  若是再将九百万两纹银,降为三百万两纹银的话。

  魏忠贤就不单单是觉得没面子,而且会觉得朝廷和韦宝这笔买卖做的相当吃亏!

  “陛下,要让海防总督衙门一下子拿出那么多银子,这是竭泽而渔,为了弥补亏空,海防总督衙门以后在主导海贸的时候,肯定得抽重税,这样只能迫使大大的海商们在开展海外贸易的时候,容易铤而走险,加大治理难度。另外,移民迁徙甚至商业发展都会受到影响,可能不但逼的很多人铤而走险,甚至会跑到海外去谋生,进一步减少人口。不利于维持大明的稳定。而部分地方官员实质上至少不反对海外贸易。这样既有丰厚的收入也不用上交,同时民间出于诸多原因,则持续海外贸易。”英国公张维贤道。

  韦宝闻言,暗暗点头,佩服张维贤的见识,张维贤有时候像是一个老纨绔,有时候又显得挺睿智,考虑问题挺全面的。

  朱由校皱了皱眉头,问韦宝:“韦爱卿,海防总督衙门以后都是你全权负责,你觉得怎么样?”

  韦宝有点为难,其实,韦宝当然希望只缴纳三百万两,谁喜欢把银子拿出来啊?

  而且岳丈大人已经了交三百万两纹银,并且他全权负责了,自己再改不好。

  但朱由校现在这么问自己,明显是想让自己答应缴纳九百万两纹银。

  而且韦宝明白,站在皇帝的角度,肯定希望弄来越多的银子越好。

  这就很为难了啊。

  朱由校见韦宝不话,又皱了皱眉头,有点不悦,“韦爱卿,你听到朕话了吗?”

  “听见了。”韦宝赶忙答道,接下来却不知道该什么。

  幸好张维贤抢着道:“陛下,您要是硬逼着韦宝拿出九百万两纹银,韦宝只能以民间借贷的方式筹集。老臣刚才过,那将是竭泽而渔的行为,将迫使海防总督衙门没办法很好的管控海贸的度量,只能加大力量,无限制的开放海贸,以达到弥补亏空,尽快偿还民间借贷的难题。过度的开放海禁会严重搞乱大明的方方面面的,表面上看,税收能够增加,但长远看,对有土地的富人,和租种土地的穷人

  请收藏:https://m.bi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