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67 狗脑子】_明鹿鼎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韦宝印象里面,似乎魏忠贤很防备与皇帝接触的人。

  能与皇帝接触的,除了内阁中的东林党这种极少数的反对派,是魏忠贤实在拦不了的人之外,其他人,一般都是魏忠贤认可了之后,才有机会与皇帝的。

  韦宝不知道杨嗣昌为什么可以自由到皇帝身边说话。

  杨嗣昌听见魏忠贤这么问,表现的很淡定,既没有装作听不见,也没有怼回去,而是平静的回答道:“回九千岁的话,下官才疏学浅,无能为力,陛下让人叫户部整理今岁的亏空,下官只是遵旨而行。”

  燕天南暗暗好笑,一般人在皇帝面前,是不会称呼魏忠贤为九千岁的,这显然犯了魏忠贤的忌讳,属于比较强硬的了。

  但是听杨嗣昌这么说,似乎又不完全是强硬,因为杨嗣昌的语气和其他的话的内容,明显又是在示弱,感觉比太监还像一个太监。

  这真的是那个历史上很厉害,却被人各种诟病的杨嗣昌吗?

  杨嗣昌肯定算不上好人,为了私人恩怨调走卢象升三万主力军只胜五千老弱,最后从没败仗的卢战死,全军阵亡。

  杨嗣昌为了掩盖自己的错误,将坚称卢战死的情报兵严刑拷打三天三夜致死。

  大敌当前这大明的内阁大学士所作所为,对称得上吗。

  杨嗣昌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小人,杨文弱这个名字太形象了。

  只顾自己权势,对国家大事弃而不顾,卢象升就是最好的例子!

  卢象升、孙传庭都是死在太监高起潜和这东西手里的。

  对外他对野猪皮剿不能剿,和不能和。

  对内他对农民军抚不能抚,灭不能灭。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不管是这次见到杨嗣昌之前,还是以前没有见到过杨嗣昌的时候,韦宝都不曾很讨厌杨嗣昌这个人。

  有时候韦宝看历史是会带上个人主观色彩的。

  但是历史上记载的杨嗣昌的那些毛病,韦宝觉得主要还是酸文人的毛病,基本上是个文人,大都心胸狭窄。

  杨嗣昌坑死了宣大总督卢象升,三边总督傅宗龙,不遗余力的打击秦师统帅孙传庭。

  其实卢象升之死,要说与杨嗣昌没有多少关系,其实也说的过去的。

  第一,杨嗣昌提议议和,是跟卢总督通过气的,卢象升的意思是如果在能打赢对方的前提下,如果对方同意议和,是可以议和的。

  但很可惜的是,后金并没有议和的诚意,明军也没议和的资本。

  而卢象升跟高起潜和关宁军的矛盾,杨嗣昌也在尽力调节,但你要说杨嗣昌可以调动关宁军,强迫他们支援卢象升,这就太难为杨嗣昌了,或者说太高看杨嗣昌了。

  历史上的辽东边军,是很多人当家的,而且当家都是辽东将门,外人根本揷不上手,除非是韦宝私人的宝军。

  杨嗣昌亲自督师剿匪的时候,连贺人龙都指挥不

  请收藏:https://m.bi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