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一十二章 文武并行_大宋就应该豪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笑着点头,看向李纲:“伯纪,知道为师为何有这样的发问吗?”

  李纲很严肃:“学生不知。”

  “因为你并不知道契丹人,女真人,甚至党项人是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中,是什么导致了他们的野蛮,所以才会有此一说,不过这不怪你,子行的话你也听到了,想要教化,首先要让人先能生存下去,你的想法是对的,却不完整。”

  说完看向了欧阳澈:“德明说的也不完整,只是征伐不能解决什么问题,不服教化就要杀吗?为何不服呢?我大宋立国百余年之久,和那契丹人党项人来来回回打了多少年了,还是没个结果,为何?”

  说到这里,梁红玉撇了撇嘴,出身将门,她很清楚是为何,但是不能说,说了太得罪人了,自己的两个师兄那可都是读书人,包括自己的老师应该也算吧。

  这个小动作杨浩看的仔细,讪笑了一下:“没什么不能说的,因为国朝不给武人机会,又想让武人奋勇杀敌,又不给武人该有的名分,生怕功劳太大了,夺了他们的权利,伯纪,德明,子行,你们可有过这样的想法?”

  说实话,还真有,身为读书人,眼里的武人是粗鄙的,要不然为何总是骂人家贼配军,刺配的固然是没有地位的,可那些真正的领兵将领,他们一样的瞧不起,整个两宋就喜欢搞那么莫须有的调调,就算是种师道如此名将,也是用你的时候给你权利,不用你了,你就给我解甲归田,摊上这样的主子,谁特么愿意效死命。

  “实则伯纪说的不错,德明说的也不错,要想教化,首先要征伐,要打怕他们,打服了他们,从而再给他们一个活下去的方法,一手刀兵,一手书本,这才是正途。”

  “于是问题又来了,如何打怕他们?眼下这样恐怕是不行的,为师以为,立国之根本在于民,可如何让国祚绵延下去,是要文武同处的,文可治国,武可安邦,缺一不可。”

  “从今日起,你们要做到,不可有文武之偏见,你们可能做到?”

  几个人同时起身躬身:“学生受教,学生定谨记老师教诲。”

  想要抛开偏见是很难的事情,不要说李纲这些人在历史上如何如何,真的是为相的时候,不说那些武人,就是那些文臣,也只不过是治国大计上得一颗棋子而已。

  将每一个人当成棋子不可怕,可怕的是存在偏见,从而无法真正的将每一颗棋子得作用没有发挥出来,这才是最大的弊端。

  <aonclick>防采集,自动加载失败,点击手动加载,不支持阅读模式!

  禁止转码、禁止阅读模式,下面内容隐藏,请退出阅读模式!

  </aonclick></divid>

  请收藏:https://m.bi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