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65章 答卷(第二更)_铁血宏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要的只是平衡,千百年来从来都是如此。

  也正因如此,对于样式房内的恩怨,朱宜锋并不想了解,当然也不愿意做任何表示,更不可能介入其中,只是略点下头。

  “这栋大楼是你设计的?”

  手指着那栋工部大学堂主楼,朱宜锋开口问道。

  “回主公,这栋大楼是臣的学生提出的,由臣与学生一同设计而出。”

  “学生?”

  “臣除于工部营造所任职,还是工部大学堂,营造系教习。”

  “哦!”

  好奇地打量的眼前的这个人,

  “你是说你愿意把你们郭家的营造技艺,都教给学校里的学生?”

  “回主公,臣自然愿意倾囊相授,若不然成为何要当这教习?再则,家父当年曾言,营造之技,万不可敝帚自珍,否则必寸步不前,唯有授之于他人,方可集众家之所长,求营造之技之大成……”

  听着他的这一番话,倒是让朱宜锋对他的看法都是大为改观了,甚至连对那个未曾谋面的郭九,也生出了好感来。

  “令尊能这么想……很好,要是我中国的匠人都向令尊一般敞开胸怀,授徒时不是习惯藏一手的话,我中国千百年之种技艺又岂会失散甚多!”

  尽管有这种感叹,但是朱宜锋并无意干涉那些工匠收徒授徒的行为,对传统匠人授徒的行为的指责,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并不恰当的,毕竟他们保护的是自己的权益。传统手工业授徒的方式有其长处,相比于西方,中国的工匠技术传承最大的不足在于其更多的是凭借数代人经验的积累,也就有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说法。

  不过对于现代工业来说,传统手工业几乎没有太多的意义,现在兵工厂、铁厂等工厂创办工徒学校,实际上就是一种授徒的革新――用学校培养现代工人,至于传统手工业,他们或者会被淘汰,或者或主动或被动的加入变革之中,演变成现代工厂。

  “主公所言极是!”

  郭子明赞同之余,倒也没有掩饰其内心真实想法。

  “臣之所以将郭家两百传承的营造之技一一授出,一来是因为这是家父之愿,二来则是希望能借工部大学堂之人,将我中国营造之技与西洋营造之技一般,化为科学学科,而非凭以经验……”

  当然,实际上郭子铭并没有说出他内心的真实想法――所以愿意这么做是为了与京师的“样式雷”一争长短,“样式雷”之所以会成为“样式雷”,凭得正是其得康熙的重用,由此才有雷家主宰样式房一百余年,进而视其为雷家禁锢。

  而郭子明却在这武昌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新朝兴起的希望,若是自己抓住这一机会,自然可以取代“样式雷”,进而成为新朝的“样式郭”,所以他才愿意将郭家家传一一授出,为的不是其它,而为了凭此影响工部营造所,

  请收藏:https://m.bi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