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37章 放洋生(第一更,求支持)_铁血宏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国文章天下无双”,更不会觉得西洋除“实利之术皆无道德可言”。

  甚至在不少他曾经引以为傲的方面,西洋都远远领先中国。而这也让他明白了为何汉督倡言要“求知识于世界”。西洋各国的许多学问或许都领先于中国,而各国的的研究又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英国:器械学、商法、地质金石学、制铁法、建筑学、造船学、畜牧学、济贫恤穷学……”

  在图书馆之中王闿运,正在书写他的建议书,在过去的一年之中他不断的向教授们讨教着各种学问,主要是讨教各国研究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学科,进而书写一份目录,按照他的想法是想将这份目录送给汉督,再发往礼部,以留学生根据个人意愿进行学科选择。

  “济贫恤穷学……这国内所无之学科,虽国有此之传统,然于西洋已然成为一门学科……”

  尽管对于熟读史书的王闿运而言,他很清楚,现在英国的“济贫”远不法同数百年前的宋代相比,但是相比于宋代,其济贫恤穷学更为“科学”,覆盖的人群更为广泛,尽管与“济贫恤穷学”相反的是英国的济贫院制度的落后。可这并不妨碍其在理论上取得的进步。

  一一分析完英国的各门学科之后,他又继续书写着法国的学科。

  “法律,外交学、利用厚生学(交通之道、生产之法、聚散之理、货币纸币的制度)、动物学、国势学,星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建筑……”

  除了学习法国之外,他甚至还特意提到了普鲁士的“诸学校之法”也就是普鲁士的义务教育。而在所有的西洋之术之中,王闿运最为欣赏的便是普鲁士的义务教育。尽管他从未去过普鲁士,但是通过身边的同学,他却知道在普鲁士每一个儿童无论是男是女,都必须进入学校就读。

  “……于普鲁士,受教育及服兵役皆被视为公民必尽之义务,而国家则必须为其公民提供受教育之机会,若无数十年前威廉?洪堡于普鲁士境内广设小学,进而提高公民教育之水准,又焉能有普鲁士今日君民一心,焉有普鲁士数战皆胜之局……”

  在书写着普鲁士教育的重要性时,王闿运又特别在文章中写道。

  “……中华数千年之所以能居以中央帝国,实在是因为中华之文章,今时西洋之所以能领先在世界,亦皆源自其教育,于任何一国而言,其最大的资本绝非工厂,而是其的智力,若是智力之工人,焉能开以蒸汽器械,焉能发明新物?”

  在王闿运用尽一切文字去赞美着普鲁士的教育,以及普鲁士的教育对普鲁士的重要性时,他的脑海中不由的浮现出了那所庄园,在那所庄园里有上百名来自国内的少年,在那里学习着,他们中的一些人将会在未来英国最好的大学。

  也许有

  请收藏:https://m.bi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