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44章 何为重(第一更,求支持)_铁血宏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督话声中的不满,这种建议他们还真提过,之所以会提这样的建议,就是瞧着人家太平军号称百万,满清朝廷也是有百万之师。可就是义军,兵尚不及五万。

  “你们觉得满清也好,太平军也罢,都是坐拥百万,可是有个屁用,本督用一万人就可以打下一个湖南,太平军用十几万人拿不下江西,就是有几十万军队,又有个屁用?还不是平白给旁人送战功,再说,现在就是把义军扩编十几万,你们告诉我,有那么多军官吗?随便点一人当排长、连长,营长?和太平军一样?打仗的时候一窝蜂的冲,然后让人家杀着玩,动过脑子吗?一支枪才十两银子,部队里死一个兵督抚要拿多少银子去抚恤,告诉我!”

  对阵亡官兵的抚恤制度并不是义军独有,实际上清军、团勇皆有这一定制,只不过相比于他们,义军的抚恤更为丰厚。

  “回大都督,按我义军军制,于战场上阵亡者按军阶不同各有恤银,标准为其在役时三年军饷,另加烧埋银十两。纵是普通下等兵抚恤金亦多达一百三十六两!”

  王大龙于一旁连声回答道,或许他并不是一个十分聪明的军官,甚至打仗都显得有些呆板,但是他却知道必须紧随大都督,现在大都督这般问,他自然连忙答出来。

  “大都督常教导我等,士兵劳苦,须时时存休恤之念,我义军军饷优厚,是以厚饷养兵,以为激励士兵于战场上奋勇争先,而恤银丰厚,则是令士兵无后顾之忧,纵是阵亡、伤残,亦无须为生计发愁,固而可稳定军心、解以后顾之忧,如此方才有义军于战场奋勇当先,誓言搏杀之勇!”

  厚饷养兵也好,厚恤重抚也罢,其实都是为了一个目的,为了让士兵卖命,至于什么用理想、信念之类的言语去说教,根本没有任何意义,因为他们不懂,太平军不也是“天天讲道理”吗?可是太平军中最为悍勇的并不是成年人,而是那些被“小天堂”所惑的少年,这也是太平军每到一地必尽掠少年、视少年为珍宝的原因。甚至当初在武昌,武昌城炸开之后正是那些悍不畏死,被洗脑的少年率先冲进城。

  但朱宜锋并未能无耻道效仿太平军蛊惑心智不成熟的少年为自己卖命,所以也就只有通过厚饷、厚抚免除士兵的后顾之忧,再通过树立集体、团体意识的“洗脑”,令其在战场上悍勇杀敌。这或许不是最好的选择,但却是行之有效的且见效最快的办法。

  “好,很好,那么,你们现在告诉我,守黄州时我们伤亡多少?打湖南时,我们的伤亡又是多少?”

  “守黄州官兵伤亡计527人,打湖南时,阵亡不过百人,其中病亡过半……”

  这就是悬殊!就是冷兵器与热兵器的对比。

  “那你们告诉我,若是用那个什么狗屁冷热兵器混编,少量精锐装备火枪,大部分人用大刀的话,一场仗下来伤亡有多少?督府要拿出多少银子去抚恤伤亡官兵,在黄州的时候,我们拿出了近四万两银子去抚恤,那么大一个湖南打下来,不过只拿了一万六千多两,这就是区别!!”

  朱宜锋的心底之所以会这般恼火,就是因为现在几场仗打顺之兵,在整个义军之中都充斥着一种浮燥的心理,也正是这种浮燥才会出所谓的“扩军”思想。

  “但这还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未完待续。)

  本书最快更新网站请百度搜索:,或者直接访问网站

  请收藏:https://m.bi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