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一十二章 二十年后的目标_我真是大昏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其实,皇帝既然敢放吴克善去科尔沁当札萨克,就不担心出什么意外。宰桑布和,还有这姐妹俩,也不是什么人质。

  让海兰珠和布木布泰留在少英院,就是想让她们多接受汉文化的熏陶。这与让土司的后代接受教育,是一样的道理。

  布木布泰听着姐姐的言语,轻轻摇头道:“不用父亲出头,只要咱俩肯努力。皇帝不是说了,只要能小学毕业,就放咱俩出去嘛?”

  海兰珠沉吟了一下,说道:“只怕他是托词。”

  “不是金口玉言嘛,皇帝还反悔?”布木布泰瞪起了眼睛,说道:“咱们当众问他,他怎么也要顾及脸面吧?”

  海兰珠笑了笑,说道:“那你什么时候能毕业?”

  布木布泰立刻长了眼睛,嗫嚅道:“小学要五年呢,我才三年,再有两年肯定毕业。”

  海兰珠也是三年,可已经能通过毕业考试,她试着做过毕业考题。要不是为了陪妹妹,她早就毕业回家了。

  正因为如此,布木布泰才想着趁这次皇家大喜,早点脱离苦读的日子。

  “皇帝若是来,若是有机会,倒也可以提一下。”海兰珠摸了摸妹妹的头,随口安慰道:“反正不成也没什么损失,就等你两年后毕业好了。”

  布木布泰也知道只能这样,无奈地叹了口气,说道:“要是能回大草原就更好了,哥哥信上不是说,在那边已经稳定,过得还挺好嘛!”

  吴克善在科尔沁草原确实立稳了脚跟,并不是他的能力强,而是有明军的震慑,使得林丹汗不敢继续东进吞并,科尔沁部的各札萨克也安分得很。

  在强大的实力面前,在林丹汗安内的压力下,科尔沁部和内喀尔喀联盟哪敢得罪大明帝国?

  至于吴克善所说的过得很好,也不是虚言。

  除了牛羊毛皮以外,中华商会在大同广宁建了毛纺厂,羊毛也能卖钱,使归顺大明的蒙古诸部又多了一项长期的收入。

  借助于科学院发明改进的纺织机械,以及羊毛的处理技术,毛呢毛毯将成为大明帝国又一项出口创汇的财路。

  没办法,棉纺是大明帝国的支柱产业,精美的棉纺织品大量出口,产值与茶叶瓷器也差不了多少。

  可棉纺业需要棉花,原料并没有那么充足。特别是大灾害来临,能种也要种粮食,经济作物被排到了后面。

  而毛纺产品所用的羊毛,之前只能用来擀毡子,十分精陋,或者就是直接丢弃的废物。

  现在能够变废为宝,出口创汇,赚大头的不是蒙古诸部,而是中华商会,以及收取商税的朝廷。

  可不管谁赚得多,至少是各方都满意。如此,才能保证长期而稳定的生产,稳定而长期的收入。

  其实,还有一家也有所获,那就是科学院。中华商会购买毛纺机械,其中可是含着专利费的,只不过这个名词还没正式提

  请收藏:https://m.bi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